俄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发布时间:2017-05-22 20:15
本文关键词:俄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语言是人类表达客观世界的手段,同时也是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除此之外,语言是文化存在的特殊方式,也是文化代码形成的要素。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她的民族性在语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言与翻译紧密相连,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该民族独特的生活和活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和理解方式的总和。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民族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桥梁,是传递信息的媒介。翻译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正如Г.Р.Гачечиладзе所说:“翻译并不简单地只是把一种语言形式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替换”,“翻译中再现原文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传达原文的民族特色的问题。”(《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第67页)因此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与文化存在着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翻译丰富了译入语的文化,为译文读者带来异域风情;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中介,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也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本文就是以文化的视角来考察翻译。 本论文题目《俄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如下: 1.引言 2.文化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3.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 4.应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 5.结束语 引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选题的迫切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然而人们发现,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交际障碍。其中语言障碍不是影响语际交际的唯一因素,文化差异则是妨碍语际交际的又一成因。无疑,文化差异无论如何都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在文化差异已经越来越引起翻译界的重视。以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翻译也正是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2.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心理必定会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两个国家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制约,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面的制约,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翻译不是简单地把一种语言形式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替换,而是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指出在俄汉互译中为排除文化差异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翻译办法。本论文应用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其中最主要是是对俄汉语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 3.论文的新意 近一个世纪以来文化差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文化差异的表现更是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试图揭示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表现,并以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提出应对文化差异的基本方法。 4.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文化和翻译研究提供某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外语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克服文化休克。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实践中,不同文化的撞击给我们的交际带来了障碍。本文不仅正视文化差异,而且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因此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研究文化差异的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讲述了如下问题: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翻译的概念及其视角、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翻译的标准。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可能完全相同,从而也就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俄汉两个民族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文化差异的表现Л.С.Бархударов,Е.М.ВерещагиниВ.Г.Кастомаров,иГ.А.Антипов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为文化差异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文化差异的基本表现 在本文中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说明文化差异的表现: (1)原语与译语中的文化概念不对应 (2)原语与译语中的对应词蕴涵意义不同 (3)原语与译语中的概念分类不相符 (4)不同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民族心理、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特有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不同语言习语的形成。 第三章处理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 文化差异客观存在,任何两种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译者翻译时,应充分注意到原语与译语之间文化的差异,避免由于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因素而导致的误译。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6种方法来处理文化差异:音译法、直译法、直译加释法、加注法、替代法和意译法。总的来说,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归结到当前翻译界对文化处理的两种倾向,即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归化”和以原语为归宿的“异化”。两者不仅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结束语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翻译作为交流的媒介,自然和各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文化差异存在并且不可避免。但是,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有章可寻的。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翻译方法。“翻译与文化”的问题十分复杂,涉及民俗学、语言国情学、心理学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归化 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5
【目录】:
- 内容摘要4-7
- АВТОРЕФЕРАТ7-11
- Введение11-14
- Глава Ⅰ Теоретическое основание изучения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й14-41
- 1. Культура и язык14-17
- 2. Понятие перевода и его аспекты17-28
- 3. Культура и перевод28-32
- 4. Норма перевода32-35
- 5. Мнение учёных о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ях35-41
- А. Мнение Бархударова о безэквивалентной лексике36-38
- Б. Взгляд Верещагина и Костомарова на безквиваленнтные и фоновые слова38-40
- В. ТочказренияАнтиповаолакуне40-41
- Глава II Основные проявления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й при переводе41-57
- 1. Несоответствие понятия культуры в ПЯ и ИЯ41-45
- 2. Со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е слова, имеющие разные значения в ИЯ и ПЯ.45-48
- 3. Несо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е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и понятий в ИЯ и ПЯ48-50
- 4. В силу привычек и обычаев, условий жизн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психологии, из-за различий точек зрения и способа выражения, образуются разные иди?@@#50-57
- III. Способы трактовка культурных различий при переводе57-84
- 1. Об отчуждении59-73
- А. Транскрипционный перевод60-63
- Б. Буквальный перевод63-67
- В. Прямой и описательный перевод67-70
- Г. Комментарий70-73
- 2. Об адаптации73-84
- А. Замена образа в исходном языке74-79
- Б. Вольный перевод79-84
- Заключение84-86
- Литература86-88
-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88-8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89-9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存叶;俄汉语中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6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8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