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中“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中“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观念(концепт)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观念的研究是探寻民族文化实质的重要方法,观念也是构成语言世界图景的基本单位。观念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方面。“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能够反映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俄汉语中的“自己的”、“他人的”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本论文以观念理论为研究基础,借助观念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分析俄汉语中“自己的”、“他人的”观念,研究俄汉成语、俗语、谚语中所体现的“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并分析影响两民族对这组观念形成不同理解的影响因素。本论文有助于丰富语言文化学理论、认识民族性格的差异、扩充观念研究领域、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束语和参考文献六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正文第一章为本论文的理论部分,阐述了国内外对观念的理论研究。以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观念的含义、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联系及区别,以及观念分析法。第二章是关于“自己的”、“他人的”观念的研究,包括俄语词典中“свой”、“чужой”的词源分析、词典释义、构词能力,汉语词典中“自己”、“他人”的字形解说、词典释义,以及两个观念在俄汉语的成语、谚语、俗语中的体现。第三章是关于俄汉两民族形成“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了俄罗斯和中国的不同地理因素、俄罗斯东正教和中国的佛教以及中国的儒家思想对“自己的”、“他人的”观念的影响。结束语部分,对“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对比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明确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本论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民族和汉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两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
【关键词】:观念 “自己的”、“他人的” 语言世界图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Аннотация6-10
- 绪论10-15
- 0.1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0.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3-15
- 第一章 关于观念的研究15-22
- 1.1 观念的理解15-16
- 1.2 观念与概念16-18
- 1.3 观念与意义18-19
- 1.4 观念分析法19-22
- 第二章 俄汉语中体现的“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22-54
- 2.1 俄汉语中对“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词源、词典释义及构词能力22-34
- 2.1.1 俄汉语中“自己的”(свой)词源、词典释义及构词能力22-29
- 2.1.2 俄汉语中“他人的”(чужой)的词源、词典释义及构词能力29-34
- 2.2 俄汉成语、谚语、俗语中体现的“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34-54
- 2.2.1 俄汉语中体现“自己的”(свой)观念的成语、谚语和俗语34-42
- 2.2.2 俄汉语中表示“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的成语、谚语及俗语42-46
- 2.2.3 同时表示“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的俄汉成语、谚语、俗语46-54
- 第三章 影响俄汉语中“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形成的因素54-65
- 3.1 地理因素54-57
- 3.1.1 俄罗斯的地理条件对俄罗斯民族“свой”、“чужой”观念形成的影响54-56
- 3.1.2 中国的地理条件对汉民族“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56-57
- 3.2 宗教因素57-61
- 3.2.1 东正教对俄罗斯民族中“свой”、“чужой”观念的形成影响58-59
- 3.2.2 佛教对汉民族“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59-61
- 3.3 儒家思想对汉民族中“自己的”、“他人的”观念形成的影响61-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1
- 作者简介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斗寅;关于全民健身的几个观念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5年05期
2 石义斌;价值观念问题研究述要[J];桂海论丛;2000年06期
3 周一农;汉语规范中的观念问题[J];语文建设;1988年05期
4 重午;;创新观念[J];江淮;2004年05期
5 谢思炜;观念更新与材料考证[J];文学遗产;1997年03期
6 龚天平,马胜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制度化[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刘祖禹;保持对东西方文化的清醒感——谈新加坡奉行的价值观念[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21期
8 宋英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J];中学英语之友(高二版);2009年09期
9 李延柱;来一次观念的自我洗礼[J];南方文坛;1988年03期
10 黄绍根;;如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寿山;;如何转变与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2 胡冉;;健康每一天,,快乐度一生[A];2007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3 石岩;岳宝华;;运动员认知观念量表的编制和施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明德;;关于贵阳及黔中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观念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明坤;不宜苛责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万应慧;让大学生尝到基层就业的甜头[N];辽宁日报;2013年
3 ;加强学习营造氛围 转变观念引向深入[N];鞍山日报 ;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祥昆 李小彤;就业难,还是就业观念转变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转变就业观念[N];本溪日报;2010年
6 黎明;想当官岂只是观念问题?[N];南方周末;2007年
7 连云港市妇联;妇女发展,从打破旧观念开始[N];中国妇女报;2010年
8 孟纯林;创新观念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切入点[N];山西日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王宁;市场配置科技资源最大阻力是观念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4年
10 宁志新;文化传统观念与区域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尚伟;俄汉语中“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张玉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聊城大学;2010年
3 刘欢欢;俄语成语中的“职业”观念[D];吉林大学;2014年
4 官晓萌;俄罗斯文化语言意识中的幸福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中“自己的”(свой)、“他人的”(чужой)观念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8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