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发布时间:2017-06-11 00:05

  本文关键词:“场”性分析法新论:再议语言文化场理论与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场"性分析作为语言学研究方法由来已久,发端于洪堡特的语言学体系思想,经过20世纪各国学者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为系统的语义场理论,并主要用于词汇语义的系统研究。20世纪末,在人类中心范式引领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下,俄罗斯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语言文化学,相应的,以单一语义研究为核心的场性分析法趋于淡化,而以"语言-文化-民族"三者关系为一体的语言文化场应运而生。语义场到语言文化场的渐变,是语言学范式发生变化的一个必然反应,是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认知同步研究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语义场 语言文化场 分析方法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场”本是物理学术语,由英国物理学家于19世纪中叶首次使用,表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体现为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后,这一概念运用于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而将“场”概念率先引入语言学的是德国的结构主义学者。此后,“场”性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得到迅速普及。20世纪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英佳;语言与文化关系研究的力作——B.B.沃罗比约夫的《语言文化学理论与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3期

2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及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涛;;俄汉谚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文化差异[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徐学平;周榕;;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宋洪英;;苏联解体后俄语世界图景变化管窥[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4 薄艳华;;俄罗斯跨文化交际研究述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薄艳华,谢琳;试论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化学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S1期

6 赵生学;;语言的世界图景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互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赵秀玲;刘晓爽;;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职业”观念[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刘艳春;;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时间”观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9 罗传伟;试析语言的“双重代码系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10期

10 赵爱国;;语言文化学方法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新卫;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雪;认知术语学核心术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陆松;语言世界图景视角下的俄语等级称呼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秋;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4 万红梅;现代俄语中人体词隐喻化的认知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康诚;俄、汉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孙柏霜;俄罗斯人的“真理”和“世界—和平”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小丽;俄汉语中包含人体器官词汇的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山东大学;2007年

8 闫晓娜;英汉谚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比较[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宋明明;俄汉语数字的语言世界图景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锦琴;[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爱国;语言文化学基本理论构架论纲[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3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与文化世界图景[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2期

4 吴国华;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宇昕;;俄汉“вода/水”观念语言文化场的建构[J];林区教学;2014年01期

2 许高渝;语言文化研究在俄罗斯的新发展——弗·瓦·沃罗比约夫的语言文化学理论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2001年03期

3 杨春虹;;В.В.沃罗比约夫及其语言文化学研究观简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高艳荣;张志军;;俄汉“судьба/命运”观念研究的语言文化学理论基础[J];林区教学;2013年04期

5 魏彦莉;;论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理论的建构基础[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瑞明;“俄罗斯冬天”概念的语言文化学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董巧英;俄语词“хлеб”的语言文化阐释[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孔聪;语言文化单位Дом的场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场”性分析法新论:再议语言文化场理论与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40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