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9:14

  本文关键词: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模糊语 民族文化 对比


【摘要】: 模糊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中,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模糊语在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使得言语表达更加准确、灵活、生动。模糊语已成为科学、社会哲学、教育学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对象,因此,语言学也开始把模糊语作为研究的新对象。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建构手段和传承手段。模糊语同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民族文化特性反映在模糊语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导致俄汉模糊语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对比研究俄汉模糊语有利于深入研究俄汉模糊语的差异。 本文以模糊语为研究语料,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模糊语进行文化阐释,一方面为从民族文化的视角下研究模糊语提供新的路径,另一方面促进俄汉跨文化交际。 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模糊语研究的历史而后分析模糊语研究的现状。 第二部分模糊语研究的理论依据。阐述模糊语和模糊性的定义,区分模糊性与概括性、多义性、歧义性。另外扼要介绍对比语言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俄汉模糊语差异对比分析。结合俄语及汉语的例证从语义、语用、修辞等不同层面对俄汉模糊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结合第三部分的研究,从地理环境、经济格局、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四方面,深入分析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模糊语 民族文化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Автореферат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模糊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2-17
  • 一、模糊语研究的历史回顾12-14
  • 二、模糊语研究的现状分析14-16
  • (一) 俄语模糊语研究现状14-15
  • (二) 汉语模糊语研究现状15-16
  • 三、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模糊语研究的理论依据17-22
  • 一、模糊语言学17-20
  • (一) 模糊语的定义17-18
  • (二) 模糊性的定义18
  • (三) 模糊性与概括性、多义性、歧义性18-20
  • 二、对比语言学20-21
  • 三、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对比分析22-42
  • 一、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的语义对比22-31
  • (一) 表示时间语义的词22-25
  • (二) 表示颜色语义的词25-27
  • (三) 表示数量语义的词27-29
  • (四) 表示称谓语义的词29-31
  • 二、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的语用对比31-35
  • (一) 使语言表达礼貌31-33
  • (二) 维系面子33-34
  • (三) 体现说话者的幽默与机智34-35
  • 三、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的修辞对比35-41
  • (一) 比喻36-38
  • (二) 委婉38-41
  • 四、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差异的根源42-48
  • 一、地理环境42-43
  • (一) 气候条件42-43
  • (二) 地形条件43
  • 二、经济格局43-45
  • 三、宗教信仰45-46
  • 四、思维方式46-47
  • (一) 整体与个体46-47
  • (二) 悟性和理性47
  • 五、本章小结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后记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贡灵敏;;模糊语言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2 王瑜;;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民族文化问题[J];中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常国富;;回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丁一;;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动机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5 郑红;;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探析[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6 张佳会;;民族包装设计审美内涵的文化特征[J];当代艺术;2011年02期

7 胡晓;;民族文化比较中的审视——以1927-1937年间中法文化的比较交流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8 武莹;;中国传统文化之楹联略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王瑞军;贾璐;;民族文化价值体系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10 陈汇;;文化旅游视觉下的贵州民族文化保护[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伏勤;;畲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初探[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2 宋蜀华;;贺信[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郑守江;;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闻一多的神话研究[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4 晏晓婧;曹晓凡;;三江并流区民族文化对生态保护的作用探讨[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5 安金黎;;黔西南旅游应选择布依族文化打造品牌[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徐发苍;;试论三江并流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来自京岛的报告[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夏雅琴;;摈弃还是保留——浅谈汉译英中如何保留民族文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李绪堂;高洁;;民族的复兴 精神的传承[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梅青;重视民间美术发展民族文化[N];安徽日报;2004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朱玉卿;王童:民族文化是我们最大的优势[N];中国电影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世辉;用民族文化拴住学生的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刘流;《中华古诗词》展现灿烂民族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彩凤 刘霞;传承民族文化 展示地区风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6 记者 李毅铭 通讯员 普自林;民族文化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N];云南日报;2005年

7 记者 王伟 实习生 南航 宋金艳;谁持彩练当空舞[N];云南政协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莫海艺;让民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方方邋本报记者 郑义;民族文化引领边关经济[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10 记者 勿日汗;民族文化不再藏在深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2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复旦大学;2004年

4 阚军;西南地区三个区域文化传承类型与教育法律保障的思考[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杨文忠;滇西北基于民族文化的自然保护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魏海香;论作为现象、进程与趋势的文化全球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惠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巍;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候芹英;试论法律英语的模糊性[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3 祁冰;法律语言的模糊及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渊;日常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春山;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文化建构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志红;从原生态民歌的流行看中国民歌发展新趋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麦丽开木·努尔;特色企业文化对提升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9年

8 刘泽青;法律语言中模糊现象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宋文静;交替传译中模糊语言的处理和翻译策略[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曹建辉;模糊语言学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翻译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5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575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