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汉语成语的俄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因论的汉语成语的俄译研究
【摘要】: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以汉语成语的俄译为例,在生态翻译学的基础之上探讨成语的翻译问题。成语翻译模因按转换形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成语基因型模因和成语表现型模因。译者在对原语模因进行移植以及对译语模因进行适应性选择的时候可以主要从三个维度(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去考虑译语模因能否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俄语系;
【关键词】: 模因 成语翻译 生态翻译学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1.引言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专著The SelfishGene(《自私的基因》)(1976年)中最先提出。道金斯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长期使 在书中指出:“类似于生物体通过基因传递生物信息,用并逐渐固定下来的语言形式,反映出该民族的思维 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基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胜杰;;基于模因论的广告仿拟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2 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3 束慧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J];上海翻译;2010年02期
4 杨婕;;模因论视角下群体类流行语的词缀化[J];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02期
5 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7 康兆安;俄语成语的独创使用及其修辞手法[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宇波;孙云;;模因论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朱成棋;苏建荣;;隐喻传播机制的模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张耘;;语言模因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许敏;;浅析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裘莹莹;;从模因论视角看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马倩;;网络流行语的幽默语言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9 唐国平;李斐;;攀枝花专有名词的模因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肖光亮;;模因论对雅思图表作文教学的实证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玲;安静;郭晓暹;李佳美;杨雯;;运用“模因论”培养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尝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维菊;;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三维原则看标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楚群;;三音节新词语构造理据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牛一之;;浅析语言模因、先例现象、仿拟之异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8 王立松;;模因翻译论视阈下的天津滨海新区公示语翻译[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9 甘莅豪;;危机管理、危机公关、危机传播之辨析——一种符号社会学的考察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10 陈阳;;大学英语网考背景下跨文化语言能力及培养研究[A];软科学论坛——能源环境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康军帅;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爱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探索[D];山东大学;2012年
8 刘咏波;中国主流媒体中的外来词译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陈圣白;口译研究的生态学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剑威;从模因论视角解读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玲;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仿写”英语写作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琴;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广告口号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项靓;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静;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晶晶;模因视角下网络语言的造词机制和进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小丹;广告中仿拟修辞的模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2 庄美英;何自然;;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从模因论的纬度看新词酷语的流行现象[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3 刘宇红;;模因学具有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吗[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3期
4 罗胜杰;英汉仿词比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罗胜杰;张从益;李娟;;英汉仿拟之本体和仿体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罗胜杰;;相关理论在仿拟构成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年02期
8 韩江洪;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研究;2004年02期
9 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年03期
10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占海;;模因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5期
2 金石;;从模因视域看网络流行用语[J];新闻界;2010年01期
3 潘小波;;模因论的新发展——国外模因地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4 陈文灿;;从模因看广告语的形成与传播[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赵军伟;;论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郭遂红;;外语教师自主和共同发展的多元模因构建[J];外国语文;2013年01期
7 席晓青;;模因策略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效果评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严帅;;模因语言跨文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12期
9 张艳云;杨春红;;文化负载模因“礼”异域传播的模因论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车继雁;;强势模因作用下的隐喻研究[J];学术界;2013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云健;传播与传承视角下基于模因理论的元音系统演化计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超;从模因理论角度谈俄语广告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崇;模因理论的变异性、顺应性及其生命周期动态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蒋欢;从模因理论看春晚流行语[D];广州大学;2012年
5 贾丽丽;《思维因子—论新型科学模因》(简介、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翻译报告[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荣丽;从模因角度看隐喻[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赵秀梅;歇后语中的模因[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陈鹏;从模因选择和规范理论的视角看翻译中的存异[D];湘潭大学;2008年
9 张鹏;动静态的汉语流行语模因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景昆;广告语言及其文化的模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60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