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时间语义、空间语义的认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4 14:19
本文关键词:俄语时间语义、空间语义的认知分析
【摘要】:论文题目——《俄语时间语义、空间语义的认知分析》。 时间和空间概念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语言中,在人们的认知活动和交际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俄语中也不例外。近些年来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的时间、空间语义研究越来越感兴趣,这也为对时间、空间语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流派,其关注的焦点是作为普遍认知机制的语言,,如理解的精神基础,语言知识的结构是如何表征和参加信息加工的。认知语言学主要考虑语言掌握的精神机制及其结构化原则的表征,语言的生成和接受等问题。认知语言学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认知语言学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认知音位学。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有Дж.Лакофф, М. Джонсон, Р. Лангакер, Э. Тайлор等。 本文以认知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依据从理论到实践的路线,采取从意义到形式的方法,收集了大量的例句,对俄语时间和空间语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我们对俄语时间、空间语义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俄语中的时间和空间语义两个方面进行认知分析,系统探讨俄语时间和空间语义范畴的分类及特点。 论文的价值在于,吸取当前最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将之与俄语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为今后俄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同时,通过对俄语时间、空间语义的认知分析,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所学语言,进一步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交流障碍。 本论文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和参考文献。 引言:指出本文之所以对俄语时间、空间语义进行认知分析的意义所在。 第一章主要叙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介绍了认知语义学研究的情况。其中,我们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及其特点;系统叙述了认知语言学的起源、形成阶段及其目标;阐述了认知语义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理论。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具体分析部分,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二章:俄语时间语义认知分析。在这一章里,笔者结合了大量俄语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俄语时间语义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这一部分里,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的:1)对俄语时间范畴认知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2)对俄语线性时间模型语义进行认知分析;3)对俄语循环时间模型语义进行认知分析。 第三章:俄语空间语义认知分析。在本章里,通过大量俄语语料,从认知的角度对俄语空间语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这一部分笔者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的:1)俄语空间语义认知研究概述,2)俄语空间距离语义认知分析,3)俄语空间规模语义认知分析。 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 除了上述部分外,本论文还包括参考文献及感谢信等内容。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些看法尚不成熟,有待于专家学者斧正。
【关键词】:时间语义 空间语义 认知语言学 认知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4-6
- АВТОРЕФЕРАТ6-10
- Введение10-14
- Глава I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когнитивнойлингвистики14-41
- 1.1 Когнитивнаялингвистикакакнаукаиееспецифика14-23
- 1.2 Становлениекогнитивнойлингвистики: источники, этапы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адачи23-27
- 1.3 Когнитивнаясемантика: история, основныетеории27-39
- 1.4 Резюме39-41
- Глава II Когнитивныйанализсемантикивремениврусскомязыке41-65
- 2.1 Обзоркогнитивного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семантикивремени41-45
- 2.2 Когнитивныйанализсемантикимоделейлинейнноговремени45-53
- 2.3 Когнитивныйанализсемантикимоделейциклическоговремени53-63
- 2.4 Резюме63-65
- Глава III Когнитивныйанализсемантик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аврусскомязыке65-99
- 3.1 Обзоркогнитивного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семантик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а65-73
- 3.2 Когнитивныйанализсемантик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ыхдистанционны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73-80
- 3.3 Когнитивныйанализсемантик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размера80-95
- 3.4 Резюме95-99
- Заключение99-102
- Списокисточниковилитературы102-105
-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105-10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106-1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珊珊;;俄语空间维度词Длинный/короткий的隐喻认知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2 张凤;俄汉空间隐喻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王红娟;;空间维度词“深、浅”的认知诠释[J];科技信息;2006年S4期
4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5 张志军;孙敏庆;;俄汉语“高/低(矮)”空间维度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2年01期
6 任永军,李军;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认知语义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792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79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