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第十二章(节选)翻译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06 21:34
本文关键词: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第十二章(节选)翻译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项目报告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翻译理论 科学语体 翻译方法
【摘要】:本文为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为乌克兰学者普拉托诺夫所著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第十二章《多年训练的规律和特点》内容的节选。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共二十八章,详细介绍了当今体育训练体系中重要的分支—训练分期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其中,第十二章陈述了多年训练的总体规律和特点,详细说明了多年训练的各阶段特征,全面研究了多年训练各阶段中全年训练的划分特点,涉及诸多问题,如分年龄段比赛的规划问题、超强度训练问题、高龄运动员训练计划设计等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各项国际赛事中,中国选手的成绩都有长足进步,很多项目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涌现出了刘翔、姚明、李娜等体育明星。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我国体育事业仍然存在隐患,其中,运动训练体系不完善、体育人才青黄不接等现象尤为突出。在运动训练理论方面,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均位于世界前列,其培养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因此,将他们的运动训练教材翻译成中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报告主要由引言、正文三章和结束语五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从项目对象的内容、作者的学术地位和国内对相关理论的迫切需求等方面介绍了项目选题的依据并论证了项目的实用价值。 第一章介绍了项目进程的三个阶段性一译前准备、原文解读、译文构建和译文加工,以及译者在该进程中所遵循的翻译理念。 第二章,作者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项目原文的修辞特点—科学语体的词法特点和句法特点。 第三章总结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翻译项目报告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翻译理论 科学语体 翻译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俄文摘要7-10
- 引言10-11
- 1. 项目理念和进程11-14
- 1.1. 理论支持11-12
- 1.1.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11
- 1.1.2. 什维策尔的有关等值的层次和类型理论11
- 1.1.3. 奈达的生成语义模式11-12
- 1.2. 译前准备12-13
- 1.3. 原文分析与解读13
- 1.4. 译文的构建、加工与修订13-14
- 2. 原文修辞特点14-17
- 2.1. 总体特点14
- 2.2. 词汇特点14-15
- 2.3. 句法特点15-17
- 3. 翻译中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17-25
- 3.1. 专有名词的翻译17-20
- 3.1.1. 人名翻译17-19
- 3.1.2. 体育项目翻译19-20
- 3.2. 术语翻译20-22
- 3.3. 断句问题22-25
- 结束语25-26
- 参考文献26-27
- 附录1 (译文)27-41
- 附录2 (原文)41-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春香;;外国人名翻译失范的原因、弊害及其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肖安法;;论译前准备[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805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0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