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双语翻译中的女性语言
本文关键词:俄汉双语翻译中的女性语言
【摘要】: 翻译是伟大的人类实践。正如在B.B.维诺格拉多夫的《翻译学引论(一般词汇问题)》一书中翻译被定义为一项旨在进行民族间信息和精神文化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 在翻译学领域,语言的性别问题研究处于重要地位。随着语言学中性别问题研究的展开,语言的性别特征也成为现代翻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翻译学中对语言性别差异问题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对翻译标准和语言与个性问题关系的研究和探索。 17世纪,随着土著部落当中男女两性的言语差异被发觉,言语的性别差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群体,在交际中往往使用独特的言语模式和表达手段。因此,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人们使用女性语言这一概念作为对女性语言特点的科学描述。本文中的女性语言是指反映女性语言使用特点的所有语言手段。 从语言学的角度,男女两性在语言方面的性别差异是值得肯定的,即性别因素,作为基本自然差别确实对男女两性的言语模式产生了影响。但是,性别因素对语言影响的程度是有限的,从总体上看,个体言语行为差异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心理轨迹、个体性格等等,都对个体的语言产生着影响。语言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论文选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语言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具体女性语言译例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作为翻译对象的女性语言的语言特点和女性语言翻译中应当如何做到译文对原文的对等,从而揭示语言性别差异存在条件下所谓对等翻译的本质。 本论文共分三大章: 第一章,主要内容为女性语言,分章节介绍女性语言的概念、女性语言在交际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语言学中对女性语言的相关研究及主要的研究结论: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男女语言之间确实存在性别差异;性别不是语言性别差异的绝对分界线,语言性别差异是性别原因、个性原因和社会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重点讨论作为翻译活动对象的女性语言。内容涉及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中女性语言的表现形式以及翻译实践中针对女性语言所采用的基本翻译方法。不同场景、不同文本中的女性言语在话语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是不尽相同的,在具体的翻译中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同时,文中指出了女性言语翻译中的局限性和问题,主要包括由于翻译方法不当造成的女性言语风格扭曲、意味流失和文化误解。 第三章,主要是从翻译原则和标准的角度,结合具体的女性语言翻译实例,从各个角度分析如何做好女性语言的翻译。其中,翻译忠实性原则在女性语言翻译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女性语言是多元化的,是性别属性,个性特征和民族文化内涵的集合。女性语言的忠实翻译即在于做到对女性语言构成要素全面而客观的反映。 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翻译 性别 女性语言 对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5
【目录】:
- АВТОРЕФЕРАТ7-9
- 摘要9-11
- ВЕДЕНИЕ11-13
- ΓЛАВА 1.Женский язык13-29
- 1.1.Понятие 《женский язык》13-16
- 1.2.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в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16-24
- 1.2.1 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отражает гендерную особенность женщин16-20
- 1.2.2 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отражает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сть женщин20-22
- 1.2.3 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играет важную роль в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22-24
- 1.3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24-29
- 1.3.1 Общие сведения об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24-25
- 1.3.2 Значе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25-26
- 1.3.3 Достижения(успехи)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26-29
- ΓЛАВА 2.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в переводе29-41
- 2.1 Общее сведение о переводе29-31
- 2.2 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в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и31-36
- 2.2.1 Пол и гендер—важная тема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в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и31-34
- 2.2.2 Значен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и34-36
- 2.3 Женский язык в практике перевода36-41
- 2.3.1 Проблемы,существующие в практике перевода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36-37
- 2.3.2 Способы выражения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практике первода37-41
- ГЛАВА 3.Критерии оценки перевода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41-59
- 3.1 Критерии оценки перевода41-44
- 3.2 Критерий 《адекватность》является важнейшим для перевода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44-59
- 3.2.1 Понятие критерия《адекватность》перевода44-45
- 3.2.2 Критерий《адекватность》в переводе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45-59
- 3.2.2.1 《Адекватность》в переводе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отражающего гендерны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языка женщцн46-50
- 3.2.2.2 《Адекватность》в переводе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отражающего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сть женщин50-53
- 3.2.2.3 《Адекватность》в переводе женского языка,отражающего национальную культуру и дух эпохи53-59
- ЗАКЛЮЧЕНИЕ59-61
- ЛИТЕРАТУРА61-63
-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63-6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4-65
- 勘误表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崔兰平;对五四先进分子探索妇女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刘祥文;;沿袭·颠覆·融合——浅析现代知识女性婚姻观念的嬗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邓文英,敖凡;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张松青;三·三式口语教学法探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7 张颖;许福兰;;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8 张筱南;乐雪;;缺失的女性——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长江论坛;2005年06期
9 郭方云;怪物魔镜中的自我——《弗兰肯斯坦》造物神话的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灵;;中国英语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志华;张文;吴节;;产品的女性化隐喻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马春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道刚;思想的自由与约束[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赵军;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波;权力与妥协——《佛洛斯河上的磨坊》的符号学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卓琳;挑战父权制: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明明;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维多利亚时代妇女问题的镜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江源;言语理解的认知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e,
本文编号:815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1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