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言语生成心理机制研究的教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9 02:41

  本文关键词:俄语言语生成心理机制研究的教学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俄语 言语生成 心理机制研究 教学意义


【摘要】:对言语生成心理机制的研究,了解俄语话语生成的心理过程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教学意义角度展开论述。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
【关键词】俄语 言语生成 心理机制研究 教学意义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言语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言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还涉及到言语韵律的组织和词汇的选择,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口语能力是较难培养的能力之一。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英;试论影响中国学生外语言语生成的心理因素及解决策略设想[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年12期

2 周秋原,金升霞;言语生成及理解的心理模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蔡勇;言语生成的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蔡勇;言语生成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01期

5 仰鑫;言语生成与第二语言学习者口头表述能力的提高[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应天常;论主持人言语的现场生成[J];电视研究;2001年10期

7 李锡胤,张中华;言语生成过程透视——文化背景和说话者意志的限定效力[J];现代外语;1995年02期

8 梁丹丹;会话中的口误性缝制重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王星星;“司马光砸缸”抑或“司马缸砸光”——也谈口误[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杨金鑫;言语生成中内隐学习现象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萍;;将“语觉”、“学得”和“习得”理论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赵秋野;;心理词汇研究与双语教学[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恩涛;张积家;;工作记忆在汉语书面言语产生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晖;言语生成中的语误及其内隐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红梅;试论认知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D];西北大学;2004年

3 李恒敏;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选择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丁磊;同声传译过程认知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5 常秦;EFL学习者自然言语中非流利现象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廖迅乔;刻意间接言语现象的元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吕婧;俄汉笔译心理过程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李爽;言语生成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主动、被动语态打底句与目的句中主语的映现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鑫娟;言语交际中的口误现象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海波;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对话式听力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7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17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