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英动词语态的认知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0:00

  本文关键词:俄英动词语态的认知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语法 动词语态 理想认知模型 突显


【摘要】:动词语态的研究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都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原型和范畴化,认知理想模型和突显理论等理论来对比研究俄语和英语的动词语态。俄语和英语动词语态都有三个子范畴: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中动语态。从认知的角度讲,语态是反映语言使用者观察某一事件不同视角的动词语法范畴。语态的运用非常频繁,语态的选择最终取决于语言运用者认知视角的不同。通过俄语和英语动词语态的对比发现同属于印欧语系的两种语言动词语态上表现形式非常地相似,对于俄英学习者来说,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对比学习,会对俄英语法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多种语言。因此,从认知角度对俄英动词语态进行对比研究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语言课题。 本文以俄英动词语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俄英两种语言动词语态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和动词语态有关的认知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分别研究了俄语和英语的动词语态,对语态的种类进行界定,打破传统的对立两分法;然后运用认知语法理论,如原型和范畴化,理想认知模型,突显理论来对比研究俄英两种语言动词语态的异同。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俄语和英语动词语态的概念,种类,结构,功能等,运用认知理论,揭示动词语态形成的过程,全新了解动词语态,加深对同属于印欧语系的俄语和英语的认识。从认知角度了解俄语和英语动词语态的异同,给外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使外语学习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更多的语言种类。 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 前言回顾俄英动词语态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其研究不足之处,进而指出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目的及任务。 正文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介绍与动词语态有关的认知理论。本章主要进行理论阐述,介绍认知语法核心思想,和与语态有关的认知理论,如原型和范畴化,理想认知模型,图形和背景,突显等。本文主要通过俄语和英语动词语态的对比,并运用以上认知语法理论,来阐释两种语言语态的异同。 第二章,俄英动词语态的对比介绍。语态是表示动词的主语和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间关系的语法形式。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表示的是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传统语法认为语态只有这两种对立的语态。本章打破这种二分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分法,即还有一种语态,中动态,其主要特征是动词的主语受到动词所表动作的影响。而在俄语和英语中,同时存在这三种语态。本章分别介绍了俄语的三种语态,英语的三种语态,及三种语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俄英两种语言动词语态的对比,研究发现同属于印欧语系的俄语和英语的语态概念,结构,用法等都很相似。 第三章,在理想认知模型的基础上从原型和范畴化的角度对比俄英动词语态。本章首先从原型和范畴化的角度分析俄语动词的语态,尤其是被动语态,通过图式,来了解被动语态的原型和范畴;其次从原型和范畴化的角度分析英语俄语动词的语态;最后对比俄英动词语态的范畴,即都有三个子范畴: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中动态;并通过图表对比了被动语态的原型。 第四章,用突显和背景|图形理论阐释了俄语和英语动词语态。本章首先从突显,背景和图形理论并通过图式对比分析了俄英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关系和区别及语用功能;其次运用此理论对比分析了俄英中动态。通过对比发现俄英动词语态非常相似。 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俄英动词语态,分析其概念,形成,种类,结构,用法,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态,不仅打破传统的主动和被动语态的二分法,使外语学习者全面了解并掌握动词语态;同时,还可以使学习者从认知的角度,用原型和范畴化,理想认知模型,突显,背景和图形等原理来解释语态,对其有更加深刻和全新的认识。最后可以扩展到语态以外的更多语法知识,运用认知理论,对比俄语和英语,使学习事半功倍。 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学识有限,资料尚缺,文中的一些论点还有待挖掘和商榷,缺点错误,恳请批评指正。
【关键词】:认知语法 动词语态 理想认知模型 突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4;H3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俄文摘要8-11
  • 目录11-13
  • 正文13-57
  • 参考文献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外语研究;2002年01期

2 张会森;对比语言学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3 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述要[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4 熊学亮,王志军;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1年03期

5 龚放;认知语法的特点及与生成语法之比较[J];外语学刊;2001年04期

6 王寅,李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3年01期

7 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8 张会森;被动句的功能与使用问题[J];外语教学;1989年03期

9 沈家煊!100732;认知语法的概括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10 熊学亮 ,王志军;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74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74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