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警告言语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5:23
本文关键词:俄语警告言语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用学 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警告 表达手段
【摘要】: 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一个新的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而言语行为理论是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因此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言语行为理论,1955年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度提出。将言语行为理论与具体语言材料相结合进行分析成为目前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俄罗斯文化背景下出现的警告言语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警告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实施警告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警告言语行为的回应策略和影响警告言语行为的情景变项进行概括、总结和归纳。本文的新意和难点在于:以实施言语行为的成功条件为突破口对警告言语行为、威胁言语行为和禁止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这也发展和完善了俄语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本文的实践价值在于:指导发话人如何使用话语表达交际意图,减少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利用最有效的表达手段,实现成功交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语用学 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警告 表达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5
【目录】:
- 内容提要4-8
- 第1章 绪论8-10
- 1.1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8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8-9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9-10
- 第2章 言语行为理论概述10-23
- 2.1 言语行为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10-11
- 2.2 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11-13
- 2.2.1 奥斯汀(Austin)的施为句理论11-12
- 2.2.2 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12
- 2.2.3 言语行为三分说12-13
- 2.2.4 奥斯汀对意向行为的分类13
- 2.3 塞尔(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13-21
- 2.3.1 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13-14
- 2.3.2 塞尔对意向行为的分类14-15
- 2.3.3 实施言语行为的条件15-18
- 2.3.4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概述18-21
- 2.4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21-23
- 第3章 俄语警告言语行为研究23-38
- 3.1 警告的定义及警告言语行为的研究范围界定23-24
- 3.2 警告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24-30
- 3.2.1 表示警告的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24-28
- 3.2.2 表示警告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28-30
- 3.3 实施警告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30-33
- 3.3.1 交际策略的概念30-31
- 3.3.2 实施警告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31-33
- 3.4 警告言语行为的回应策略33-35
- 3.4.1 接受策略33-34
- 3.4.2 拒绝策略34-35
- 3.5 影响警告言语行为的情景变项35-38
- 3.5.1 社会地位36
- 3.5.2 社会距离36-37
- 3.5.3 性别差异37-38
- 第4章 警告言语行为、威胁言语行为和禁止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38-48
- 4.1 威胁言语行为38-39
- 4.2 禁止言语行为39-41
- 4.3 警告言语行为、威胁言语行为、禁止言语的对比分析41-48
- 4.3.1 实施警告言语行为、威胁言语行为、禁止言语行为的成功条件41-43
- 4.3.2 警告言语行为和威胁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43-45
- 4.3.3 警告言语行为和禁止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45-46
- 4.3.4 语境对三种言语行为的区分的作用46-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54
- 中文摘要54-57
- Реферат57-61
- 导师及作者简介6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芦菲;俄语批评言语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程庆玉;家庭纠纷调解中的警告言语研究:形式与功能[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洪姗;中澳大学生警告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2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9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