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及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23:32

  本文关键词:俄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及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俄语委婉语 语用功能 语用理据 翻译原则 翻译策略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内涵和外在形式都十分丰富。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演绎、跨学科综合分析等方法,可加深对俄语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鉴于中、西、俄三方学者对委婉语定义的独特性和一致性,分析和探讨定义中存在的局限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且从使用范围、语义功能和所表达的内容三个方面对俄语委婉语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之上,从共时的角度出发总结和归纳俄语委婉语常见的词汇、成语和句法表达手段。 俄语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所蕴含的语用功能十分丰富,主要表现为避讳功能、掩饰功能、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从语用角度研究俄语委婉语,可充分挖掘其语用内涵及丰富的文化色彩。通过语用理据分析,指出俄语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社交语境之间的关系。 语用学和翻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为俄语委婉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根据翻译等值思想,俄语委婉语的翻译应力求达到委婉色彩、语体、感情色彩和委婉手段的等值,这是委婉语翻译的几条基本原则,,其核心是保持委婉色彩等值。在翻译原则的指导下,进一步探讨了俄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俄两个民族的文化理解,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可以扫清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关键词】:俄语委婉语 语用功能 语用理据 翻译原则 翻译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8-9
  • 1.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8
  •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8-9
  •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9-15
  •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10-13
  •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13-15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5-17
  • 第2章 委婉语的定义与分类17-28
  • 2.1 委婉语的定义17-20
  • 2.1.1 中国学界的定义17-18
  • 2.1.2 西方学界的定义18
  • 2.1.3 俄罗斯学界的定义18-19
  • 2.1.4 委婉语定义综述19-20
  • 2.2 委婉语的分类20-26
  • 2.2.1 根据使用范围20-22
  • 2.2.2 根据语义功能22-24
  • 2.2.3 根据所表达的内容24-26
  • 本章小结26-28
  • 第3章 委婉语的表达手段28-38
  • 3.1 词汇手段28-32
  • 3.1.1 缩略语28-29
  • 3.1.2 外来词语29-30
  • 3.1.3 代词30-31
  • 3.1.4 副词31-32
  • 3.1.5 语气词32
  • 3.2 成语手段32-33
  • 3.3 句法手段33-36
  • 3.3.1 否定句式33-34
  • 3.3.2 疑问句式34-35
  • 3.3.3 省略句式35
  • 3.3.4 假设句式35-36
  • 本章小结36-38
  • 第4章 俄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38-55
  • 4.1 俄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38-43
  • 4.1.1 避讳功能38-39
  • 4.1.2 礼貌功能39-41
  • 4.1.3 掩饰功能41-42
  • 4.1.4 自我保护功能42-43
  • 4.2 俄语委婉语的语用理据43-53
  • 4.2.1 委婉语与间接言语行为44-47
  • 4.2.2 委婉语与合作原则47-50
  • 4.2.3 委婉语与礼貌原则50-52
  • 4.2.4 委婉语与社交语境52-53
  • 本章小结53-55
  • 第5章 俄语委婉语的翻译研究55-65
  • 5.1 委婉语的翻译原则55-60
  • 5.1.1 委婉色彩等值55-57
  • 5.1.2 语体等值57-58
  • 5.1.3 感情色彩等值58-59
  • 5.1.4 委婉手段等值59-60
  • 5.2 委婉语的翻译策略60-64
  • 5.2.1 直译法60-61
  • 5.2.2 意译法61-63
  • 5.2.3 直意兼译法63-64
  •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0
  • 例证来源70-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 致谢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鹏飞;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蒋涛;浅谈固定委婉语和临时委婉语[J];鄂州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贺琴琴;;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J];民营科技;2008年07期

4 廖扬;严焕;;委婉语的语用再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文忠;委婉语信息及其语境解读[J];外语学刊;2000年01期

6 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彭文钊;委婉语——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张宵;;汉英委婉语对比与翻译策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2期

9 李战友;跨文化语用对比与等效文学翻译[J];中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926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926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d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