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跨文化教育体系浅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03:05

  本文关键词:俄语跨文化教育体系浅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俄语 文化 教育


【摘要】:外语的教学目的是形成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能力。注重交际的外语教学法逐渐被发现难以满足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这促使学界开始探讨和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相互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结论显示:文化差异是导致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外语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而不是交际语言能力,即能够与目的语国家文化代表进行交际,包括理解本国语言和本国文化局限性的能力,以及在遭遇别国文化时转换语言和非语言规范的能力。跨文化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教育实现的。本国文化事实以及目的语言国家的文化事实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俄语 文化 教育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H110644)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俄语教学的目的是形成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交际的语言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外语教学广泛采用交际教学法后发现,注重交际的外语教学法实际上不能满足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实际需要。学生们在相互交流时,虽然不存在语言问题,但是出现了相互理解问题。其原因是交际双方的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岳民;;音乐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梦欣;;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董芳;郭丽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网络财富;2007年07期

4 董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春玲;赵震红;段冉;;电影在跨文化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4期

6 芒刺;冯玉梓;;巴登尼玛:在跨文化教育的行动中实现价值[J];教育与职业;2009年25期

7 岳红星;;论外语跨文化教育中“大文化”观的建立[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8 方志英;刘进;;论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熊亭玉;;试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缺失[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刘徐湘;;跨文化教育:文化融通的智慧[J];重庆高教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黄志成 魏晓明;跨文化教育 未来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兴祥;中国—东盟跨文化教育暨第十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在贵阳召开[N];贵州民族报;2013年

3 陆静斐;上外附中跨文化教育结硕果[N];文汇报;2003年

4 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科交融催生“跨文化教育与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民族所 阮西湖;和谐社会与“世界民族”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翁立平;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立足中国现实[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柏玲;从外国名歌中感受语言之魂[N];文汇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穿越文化的“围墙”[N];光明日报;2011年

9 张焱 赵丹;面向有钱人的“通识教育”——美国本科教育概略分析[N];长春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苏雁;苏州外国语学校:把英语教学融入学生生活[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卫群;跨文化教育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嘉菊;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永霞;中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亚娜;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荣艳;浅析跨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邓星辉;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栾云;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薇;德国学校的跨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吴垠;从符号学视角探析文化中的无意识现象[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8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968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