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体的物语》之第五、六章笔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16 20:34
本学位论文是一篇基于《作为文体的物语·增补版》的翻译而完成的笔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为2012年出版的《作为文体的物语·增补版》第二部分的节选部分。其作者是小森阳一。该书一共分了四个部分,作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针对明治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进行了文本分析。小森阳一是日本著名的文学理论家。20世纪80年代,他基于西方结构主义,并继承发展了前田爱的文本论,重新审视了日本近代文学。在此基础上,《作为文体的物语》运营而生,并给与了文艺批评界较大的影响。但该书出版至今,尚未有中文版本。再者,针对本书中的《浮云》及《心》的分析研究比较多,关于森鸥外留德三部曲的分析研究则比较少。通过翻译该文本,不仅可以提高笔者自身的翻译水平,也许还能向中国相关领域的读者介绍小森阳一对于文艺表现的理解和他的文学研究方法。基于以上原因,笔者选择了该文本作为翻译材料。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针对文本进行介绍。第二章是译前准备。包括文本的文风、难点确认及翻译方略的选择等。第三章是针对翻译进行的分析。即通过翻译案例说明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采取的相应对策。第四章是本次实践的总结。阐述笔者的实践心得和实践中尚且做得不够的地...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原作について
1.1 実践内容の紹介
1.2 原文の紹介
第二章 翻訳前の準備
2.1 背景知識の理解やテクストの難点
2.2 翻訳方略
第三章 翻訳実例の分析
3.1 語彙の翻訳
3.1.1 直訳
3.1.2 意訳
3.2 文の翻訳
3.2.1 増訳
3.2.2 減訳
3.2.3 変訳
3.2.4 分訳
第四章 実践の総括
4.1 翻訳実践の心得
4.2 問題点と今後の展望
参考文献
謝辞
付録一:原文(一部分抜粋)
付録二:訳文(一部分抜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熊兵. 中国翻译. 2014(03)
[2]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J]. 王祥兵,穆雷. 中国翻译. 2013(04)
[3]学术著作翻译原则刍议[J]. 陈才俊. 学术研究. 2006(09)
本文编号:3036901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原作について
1.1 実践内容の紹介
1.2 原文の紹介
第二章 翻訳前の準備
2.1 背景知識の理解やテクストの難点
2.2 翻訳方略
第三章 翻訳実例の分析
3.1 語彙の翻訳
3.1.1 直訳
3.1.2 意訳
3.2 文の翻訳
3.2.1 増訳
3.2.2 減訳
3.2.3 変訳
3.2.4 分訳
第四章 実践の総括
4.1 翻訳実践の心得
4.2 問題点と今後の展望
参考文献
謝辞
付録一:原文(一部分抜粋)
付録二:訳文(一部分抜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熊兵. 中国翻译. 2014(03)
[2]学术著作翻译的理想模式——以赵文静中译本《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为例[J]. 王祥兵,穆雷. 中国翻译. 2013(04)
[3]学术著作翻译原则刍议[J]. 陈才俊. 学术研究. 2006(09)
本文编号:3036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03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