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异化翻译视角下日语借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4:04

  本文关键词:异化翻译视角下日语借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翻译是异语言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翻译实践虽然有着长远的历史,但是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翻译学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论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日本学者柳父章也对日语外来语大量产生现象,提出了“宝石盒效应”理论。而在近年来的关于“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的争论,则是翻译界备受关注。在外国翻译界,美国翻译家韦努蒂被公认为是异化论的首倡者。在此之前,中国学者鲁迅就很严肃地讨论过归化与异化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且重要。这也意味着新词新语的出现。词汇翻译是翻译活动的主要部分,有效的处理词汇层面的翻译问题是成功翻译的前提。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一直被视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两者在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有较大差异的文本时,,均能实现有效的翻译。在先前的翻译研究中,归化曾一度是主导的翻译策略,它采用了读者惯用的词汇和表达法来传达日语的内容,强调了译文与日语的相似度。然而,随着中日间交往频繁,文化交流紧密,日语借词现象尤为明显。日语借词就是经过汉语的翻译,用汉语的造词材料和方法,把它们改造成汉语新词的译词。翻译这类词汇时,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事实证明,异化翻译可以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去传达日语特色词汇的内容,真实再现了日本的文化,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难题,同时标新立异寻求新的语感。目前国内对于日语借词进入汉语过程的规范理论研究还不够,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忽视了对日语借词进入汉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的研究,不少理论还不够清晰。 本文主要是在论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柳父章“宝石盒效应”理论及韦努蒂和鲁迅“异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古代汉语时期、晚清至民国初期、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日语借词的性质、来源、作用。弄清汉、日语言交融史,梳理日语借词的传入过程,总结规律。并以异化翻译策略的理论剖析日本借词,分析研究借词翻译方法和手段。也希望通过对日语借词收录与分析,对中日文跨文化交流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翻译理论 异化翻译 日语借词 翻译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0
  • 1.2 前期研究10-14
  • 1.2.1 奈达的翻译等价理论11-12
  • 1.2.2 柳父章宝石盒理论12-14
  • 第2章 异化翻译14-19
  • 2.1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14-15
  • 2.2 鲁迅的异化翻译策略15-18
  • 2.2.1 “异化”翻译观的缘起15-16
  • 2.2.2 鲁迅异化翻译的主张16-18
  • 2.3 功能对等和异化翻译18-19
  • 第3章 日语借词19-28
  • 3.1 东汉到晚清史书典籍中的日语借词19-20
  • 3.1.1 日名借词19
  • 3.1.2 日语汉字词19-20
  • 3.1.3 小结20
  • 3.2 新中国成立前的翻译活动与日语借词20-25
  • 3.2.1 访日游记中的日语借词20-21
  • 3.2.2 留日作家作品中的日语借词21-22
  • 3.2.3 日书翻译中的日语借词22-24
  • 3.2.4 小结24-25
  • 3.3 中国现代翻译中的日语借词25-28
  • 3.3.1 社会现象词汇25
  • 3.3.2 生活类词语25-26
  • 3.3.3 汉语旧词复活26-27
  • 3.3.4 小结27-28
  • 第4章 借词翻译策略28-32
  • 4.1 音译28
  • 4.2 直接引用28-30
  • 4.2.1 日语专有名词28-29
  • 4.2.2 社会现象词汇29-30
  • 4.3 借用并存30-31
  • 4.4 借用加注释31
  • 4.5 小结31-32
  • 结论32-34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荣,周飞霓;英语的异化翻译问题探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韦新建;从"望子成龙"英译看异化翻译之选择[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林莹;唐宏;;文化差异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杨静琴;对异化翻译的若干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庄恩平;章琦;;评论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J];上海翻译;2007年01期

6 刘彩霞;;从文化视角看归化和异化翻译[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2期

7 王雁;;异化翻译新究——从辨证法角度商榷翻译中的异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赵永湘;;戴上“美”的眼镜看异化翻译[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陈凤芝;;异化翻译对译入语的负面效应[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10 包宝泉;;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隽 山西财经大学 经贸外语学院;论跨文化交际中异化翻译的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路娟;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异化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艳;文化差异与文化传播——试谈异化翻译[D];外交学院;2001年

3 刘性峰;异化翻译弥补文化缺失[D];苏州大学;2006年

4 邵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翻译[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吴楠;从接受美学看熟语的异化翻译[D];西南大学;2011年

6 徐洁;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时尚女魔头》之异化翻译[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荣觅;同途殊归:“规范”影响下的异化翻译作品读者接受差异探索[D];中南大学;2009年

8 贺芳;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D];中南大学;2011年

9 秦秋福;论异化翻译[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谌海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归化和异化翻译方法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异化翻译视角下日语借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06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