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0:18

  本文关键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分七章。基本结构是: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运用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思路及结构。 第二章是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研究模式。主要究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类型、建立研究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是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演进历史。论述日本明治之前、明治时期、大正昭和前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四个时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历史存在及特点。 第四章是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差别存在形态。论述当代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义、语音、结构、语用的差别。 第五章是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因素。论述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的各类社会性因素、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 第六章是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与教学方略。论述理解与表达: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偏误及纠正,这是从学习者的角度认识。同中求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教学策略与曲径通幽: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教学模式,这是从教师实施教学角度认识。 第七章余论。指出本论文的创新点、需要延申思考的问题及对本课题研究未来的展望等。 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从中理出需要解决的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有关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问题,虽然学术界已经有学者进行了讨论,但仍然语焉不详,论文从中日两国视角,确认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基本性质。明确了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基本性质就可以把握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由于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认识比较客观,因此能够比较科学地划分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类型,使得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识别就变得准确、易行。 研究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系统演进历史,一方面是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是为了观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所处不同历史阶段的基本特点。为把握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各个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形态奠定基础。 当代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建立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更是我们研究的起点,也是作为构建的主要对象,是解剖麻雀、分析麻雀的典型范式。以建立当代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为基础,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能够描写和说明它的复杂性,以及内在规律性。 寻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差别存在形态。论述当代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义、语音、结构、语用的差别,力图弄清楚造成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差别存在的机制要素。 以往学者只是就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进行平面分析,但很少有人对其接受和摄取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吸取因素进行论述,,比如其社会性、教育性的追寻,是告诉人们,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接受和摄取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中华汉字文化传播的必然。此外,还有接受和摄取的方式、方法、途径等问题。 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应用的角度研究,是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与教学方略的探究。既有对学习者的解惑,也有对教学者教学方略的思考,由此,进一步提升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实际应用价值。 最后,所谓“余论”,既有对本文创新点的提示,也有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需要延展的思考,更有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未来研究的展望,希望读者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的历史进程。 本论文的特点也比较明显: 一是有不少内容属于自己的多年精心研究所得,不人云亦云,所以,许多看法有一定新意。 二是强调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的范畴性、体系性和完整性。每一个章节都是独立的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理论范畴问题,合起来则是完整的范畴框架模型,互为逻辑支撑,互为关联而贯通。论述强调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理论的逻辑性,科学性,不强行立新说,力求稳健。 三是所引述的文献材料比较丰富,古今中外,多学科交叉,视野比较广阔,使得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文献积累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厚度。 四是注意吸取学术界新成果、新观点,学术导向十分明确。近些年来,有关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进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从各个角度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令人目不暇接。笔者力图利用有利条件,多方收寻,深度挖掘,因而,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进展的脉络就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性。
【关键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 历史与现实 体系性和完整性 分析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6;H36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6
  • 第一章 绪论16-38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16-28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17-27
  • 二、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7-28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28-29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28
  • 二、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28-29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及方法29-35
  • 一、 本课题研究运用的基本理论29-32
  • 二、 本课题研究具体方法32-35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结构35-38
  • 一、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35-36
  • 二、 本课题研究的结构36-38
  • 第二章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类型及研究模式38-60
  • 第一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38-45
  • 一、 中日同形汉字词性质38-39
  • 二、 有关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的不同认识39-42
  • 三、 确认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的关键性角度42-44
  • 四、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性质44-45
  • 第二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类型45-56
  • 一、 确认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类型的几种意见45-48
  • 二、 确认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类型的理论与方法48-49
  • 三、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类型49-56
  • 第三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56-60
  • 一、 为何要建立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56
  • 二、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原则问题56-57
  • 三、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问题57-58
  • 四、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模式建立的学术意义58-60
  • 第三章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生成与演进60-87
  • 第一节 日本明治之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60-70
  • 一、 汉字的传入及汉字词的应用60-63
  • 二、 中日同形汉字词的生成63
  • 三、 中日文献所见明治之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63-69
  • 四、 明治之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特点69-70
  • 第二节 日本明治时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70-77
  • 一、 明治时期中日同形汉字词的生成70-71
  • 二、 中日文献所见明治时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71-74
  • 三、 明治时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传播及影响74-75
  • 四、 日本明治时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特点75-77
  • 第三节 日本大正昭和前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77-81
  • 一、 大正昭和前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生成77-78
  • 二、 中日文献所见大正昭和前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78-79
  • 三、 大正昭和前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传播及影响79-80
  • 四、 大正昭和前期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特点80-81
  • 第四节 日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81-87
  • 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生成81
  • 二、 中日文献所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81-84
  • 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传播及影响84
  • 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特点84-87
  • 第四章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差别存在形态87-98
  • 第一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词义差别存在形态87-88
  • 第二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音差别存在形态88-90
  • 第三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结构差别存在形态90-96
  • 一、 日本古代文献所见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结构差别90
  • 二、 日本近代文献所见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结构差别90-92
  • 三、 现代学者论及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结构差别92-96
  • 第四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用差别存在形态96-98
  • 第五章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接受和摄取98-113
  • 第一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因素98-103
  • 一、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社会性因素98-100
  • 二、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教育性因素100-103
  • 第二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途径103-109
  • 一、 日本对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途径103-107
  • 二、 中国对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途径107-109
  • 第三节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接受和摄取方式109-113
  • 第六章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与教学方略113-127
  • 第一节 理解与表达: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偏误及纠正114-118
  • 一、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的理解偏误114-115
  • 二、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的表达偏误115-117
  • 三、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学习理解与表达偏误的自我纠正问题117-118
  • 第二节 同中求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教学策略118-122
  • 一、 同中求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义教学118-119
  • 二、 同中求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法教学119
  • 三、 同中求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音教学119-121
  • 四、 同中求异: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语用教学121-122
  • 第三节 曲径通幽: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教学模式122-127
  • 一、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因形求义”教学模式122-123
  • 二、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因音求义”教学模式123-125
  • 三、 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因用求义”教学模式125-127
  • 第七章 余论127-136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和特点127-128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所力图解决的问题128-129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需要引申思考的问题129-136
  • 参考文献136-149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1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冬梅;;试论清末北京官话常用中日同形汉字词——以《日清会话辞典》为依据[J];东疆学刊;2013年02期

2 吴宝梦;;中日两语的现代对比学习探讨研究[J];艺术科技;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75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