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了”和日语“夕”的对比—围绕两国语的时、体、语气
发布时间:2017-05-23 12:13
本文关键词:汉语“了”和日语“夕”的对比—围绕两国语的时、体、语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日语中的助动词“夕”,兼有“完了”和“过去”的意义,因此“夕”被称为“过去助动词”。但是我们不能不说这一称谓是受印欧语,尤其是英语的影响。由于印欧语的语法体系只是对使用印欧语民族的语言心里过程的描述,这一体系并不能概括日本语言的内部机制,所以单纯将日语动词、形容词或助动词的某一形态用印欧语言中“时态”这一语法范畴去进行定性分类并不妥当。所以本文从新的角度如“时”、“体”、“语气”三个方面来考察“夕”的语法意义。实际上如果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来对现代日语中的“时制”进行研究后,我们还可以发现,即“时”、“体”、“语气”的区分并不是很客观的,而是依据主观意识与时间推移之间的瓜葛而产生的,所以不将时间的序列与思维者的心态连接起来的话,就无法准确把握一个具体语句中的时态等意义。而且我们即使能从“时”、“体”、“语气”角度区分开,也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因为这三者总是以各种形式纠缠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 汉语中的“了”和日语中的“夕”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分别表示了各自语言中的“时”、“体”、“语气”等语法意义,使用后给语句增添了许多复杂微妙的色彩。又因为它们在话语中大量出现,既有对应部分,也有不对应的。因此,尽管中日两国的语言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但是因为相互的影响很深,从语言使用的需要出发,我认为它们是各自语言中最值得分析和研究的对象。所以本论文将“夕”和“了”进行了一一列举、分析和比较,进一步证明二者的对应
【关键词】:了 夕 时 体 语气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36
【目录】:
- 目次4-7
- 要旨7-9
- 摘要9-11
- 前f
本文编号:387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8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