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关于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手段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26 05:00

  本文关键词:关于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手段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往今来,世界上不论哪一个国家都有自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语言系统在国家长期的发展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必然在社会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并且逐渐随着时间的流逝固定下来。其中,男性和女性所使用的语言也必然存在着哪怕是极其微妙的差异。针对女性语这一内容,根据目前为止的研究,作者做出归纳如下: 首先,女性语与男性语一样有着对语言结构记录描述的意义,换言之,即是与男性语相同的语法的记录和描述的意义。其次,通过之前从发音到会话的语言特征及风格的使用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来看,男性语与女性语的差异也日趋明朗。随着19世纪80年代会话分析的发展,关注男性语和女性语说话方式的差异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在这一方面,社会语言学为学者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使他们可以从这个角度进一步考察男性语与女性语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妥当并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最后,从男女平等的视角来看,语言中存在性别差异这一事实已是毋庸置疑的,男女平等这一理念作为在现实社会中修正语言的性别差异歧视的依据,已有一系列的考察研究。从1970年开始,以此为明确目的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研究的意义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也被广泛认可。 通过长期以来作者对女性语的关注以及对前人研究的仔细阅读和细致对比,得出一个基本的研究框架,可以基本认为,目前对于女性语的研究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整理归纳。首先,对于女性语的特点的考察,是从语言构造的角度来进行的。其次,对于语言中性别歧视这一现象的考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的。最后,对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分别对语言系统的影响这一问题的考察是从男性语和女性语的不同之处来进行的。作者发现在这些研究当中,要么单纯关注女性语言的特点,要么只是注重女性谈话,对于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考察却为数不多。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试图从女性语对于谈话目的达成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对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策略进行考察研究。 根据以上的考察研究结果,确定了本论文研究的立场及出发点。首先是研究问题。本论文以女性语为考察对象,对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策略进行考察。研究以詹妮弗·柯茨的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四大策略为框架。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以詹妮弗·柯茨的四策略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研究女性语对于谈话目的达成的助力作用。首先从整体上对女性语的研究意义及理论进行整理归纳,然后阐述女性朋友间谈话的特征,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归纳出本文的结论。 论文的第一章为序论,首先提出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动机。其次,阐述关于女性语的研究背景及其先行研究。女性语的使用及其不同必然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年龄层、职业种类密切相关。接着,提出研究对象。最后,介绍研究方法,即詹妮弗·柯茨及其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四策略分析法的介绍。主要包括女性文末词的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附加疑问文的使用以及间接表现的使用四个方面。 第二章,主要是基于语用论对于女性语的考察。本论文分别从语言构造的角度(词汇、语法、谈话),语用论的角度(行为要求型发话、解答要求型发话、断定·主张型发话)以及男性语与女性语的不同点三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三章,使用詹妮弗·柯茨的四策略分析法对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女性文末词的使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附加疑问文的使用以及间接表现的使用四个部分。 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这一部分,本论文倾注了大量笔墨,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对于模糊限制语,詹妮弗·柯茨也有着自己的观点。詹妮弗·柯茨认为:模糊限制语能够有效的维护说话者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既响应了对方的需求又不把话说得那么绝对,给交谈双方的话语都留下了缓和的空间。那么,模糊限制语为何会成为女性朋友交谈的一个显著特征呢?作者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尤其和我们交谈中出现的三种情形相关:第一,我们经常谈论敏感话题。女性朋友的交谈中常出现敏感话题,因此就引发了模糊限制语的频繁出现,模糊限制语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话题本身具有敏感性,因此每一句话都需要中和。我们都需要从这类话题中的一些裸露细节中保护自我和彼此保护。第二,我们经常做自我揭露。在和朋友交谈时,出于对她们的充分信任,我们愿意告诉他们一些自己鲜为人知的故事。但正是因为自我揭露涉及很多私人问题,所以,话语需要婉转,而模糊限制语是使自我揭露变得可行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手段。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因而也需要维护合作话语权。模糊限制语对于维护合作话语权尤为重要,它们使得交谈保持开放性,并且有助于避免交谈陷入僵局和引起冲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社交场合里,模糊限制语都能够有效地避免谈话双方对于敏感话题的尴尬。 在附加疑问文的使用部分,通过对詹妮弗·柯茨提出的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女性朋友使用疑问句多于男性是由女性朋友在交谈中的三大潜在动向决定的。第一,建立和维护共识是女性交谈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交谈中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验证我们是否就某个观点达成了共识,而疑问句是一种良好的验证方式。第二,疑问句可以作为维持合作话语权的一种方式。运用疑问句是表示与其他交谈者保持相连和关注的一种方式。第三,疑问句是我们在交谈中用以规避行家身份,缩小交谈者社会距离,促进彼此平等与联合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在间接表现的使用部分,通过对詹妮弗·柯茨提出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间接表现就是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尽量表达出来的对对方的尊重。也就是说,在交谈中,我们需要对对方的面子保持敏感性,因为直截了当的谈话方法很有可能伤害到对方的颜面和自尊心。所以,当我们在谈话中的某些观点触及了非常敏感的话题的时候,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就不会使我们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显得惊慌失措,从而降低我们交谈的质量,影响交谈双方的感情。从上述方面来看,模糊限制语在说话者和听话人之间起着微妙也是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女性文末词的使用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女性文末词的特征、使用概念以及现状进行考察研究。其中在女性文末词的特征这一部分詹妮弗·柯茨主要以电视剧中女性的台词为考察对象,考察女性文末词的使用率及具体使用情况。本论文将对詹妮弗·柯茨的考察结果加以整理归纳。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女性文末词的使用,得出考察结论。 第四章为作者关于女性语对于谈话目的达成的考察发现。得出考察结论如下: 第一,女性文末词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工具。本论文中,女性文末词也作为我们平常接触的电视剧台词的一部分出现在会话当中,在电视剧当中女性文末词作为塑造人物性格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的与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女性文末词有所差异,编剧们把女性文末词作为一种性别的标志呈现在演员们的台词中。因此,电视剧台词中使用的女性文末词担当着情感是否能够充分表达的重任。所以,这里呈现出的女性文末词就与以往给我们的“礼貌、温柔、优雅”的印象有所不同,它也能够把女性的主张、情感等等,强烈并相对清晰的表达出来。 第二,在詹妮弗·柯茨的四策略分析法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占有很大比重,模糊限制语对于谈话目的达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模糊限制语的理论、定义、分类等的分析试着总结出了模糊限制语语用论上的机能。 ①信息的准确传达。在精确情报信息难以掌握到的情况下,我们就使用“大约、大概、差不多”这样的模糊限制语来传达信息,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②言语表达的礼貌,委婉。所谓礼貌,就是在谈话过程中,斟酌措辞,以一种对方可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尽量淡化自己的话语分量,以关照对方的心理感受。 ③责任的回避与自我保护。“根据…”、“据…说”这种引用他人的话语表达不仅能够保护他人的隐私,更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可能发生的责难。 第五章为论文的结尾部分,本论文对女性语谈话目的达成策略进行了考察,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对于女性语的研究也不要束缚在狭小的已知研究范围内,能够把各个不同领域对女性语的考察也一并考虑进去,以便对女性语进行进一步的考察研究。
【关键词】:女性语 交谈 目的达成 策略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2-6
  • 要旨6-11
  • 1. 序论11-17
  • 1.1 问题提起と研究动机11
  • 1.2 研究背景11-12
  • 1.3 研究对象と方法12-13
  • 1.4 先行研究13-17
  • 1.4.1 イギリスのペネロ*プ·ブラウン13-14
  • 1.4.2 アメリカのジャネット·ホ*ムズ14-15
  • 1.4.3 日本の诸研究15-17
  • 2. 女性语について17-24
  • 2.1 构造主义の角度17-19
  • 2.1.1 语_Y段阶17
  • 2.1.2 文段阶17-18
  • 2.1.3 谈话段阶18-19
  • 2.2 语用论の角度19-21
  • 2.2.1 行为要求型の对话19-20
  • 2.2.2 解答要求型の对话20-21
  • 2.2.3 断定·主张型の对话21
  • 2.3 男女用语の相违の角度21-24
  • 3. ジェニフア一カズの分析法による考察24-36
  • 3.1 文末词の使用,,24-30
  • 3.1.1 映画の世界—女性文末词使用の特*24-27
  • 3.1.2 脚本家の视角—女性文末词使用の概念27-29
  • 3.1.3 [熒缁幛慰疾臁晕哪┐胜蜗肿

    本文编号:395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95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