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

发布时间:2017-06-14 03:09

  本文关键词: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语言是人类通过声音或文字,为了传递思想、感情、意志而使用的符号体系。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必然反映到语言当中,连结语言和色彩的便是色彩语。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毋庸置疑,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了日本很深的影响。在色彩语方面存在着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关色彩语的对比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从两国语言的大量色彩词中选取了“红”和“赤”,进行专门研究。 首先,从语源和历史变迁的角度,简单总结了汉语的“红”和日语的“赤”的差异。在中国,“红”最初表示粉红色的丝织品,并没有作为专门的颜色词被使用。汉语中的“红”的出现较晚于“赤”,但是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取代了“赤”。发展到现在,“红”早就成了汉语的基本色彩词而被频繁使用。日语的“赤”来源于对光的感觉,中国的“赤”字传入以后,才和汉语一样指示相同的色相。发展到现在,一直作为基本颜色词被频繁使用。 然后,从构词角度,得出如下结论。复合型方面,两者都可以充当修饰语构成大量名词,“红”和其他词素相结合可以表示红色的深浅浓淡以及不同种类的“红”,“赤”和形容词或形容动词结合,可以构成新的形容词和形容动词。附加型方面,“红”通过接尾词的重叠派生单词,而“赤”则比较活跃,可以添加接头词和接尾词,并且可以和大量的接尾词结合构成不同词性的单词。重叠型方面,一般情况下,“红红的”作为形容词使用,而“赤赤”则作为副词使用。 另外,引入了两国语言中的语法理论,在分析“红”和“赤”的词性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了它们分别能充当什么样的句子成分的问题。汉语的“红”具有名词、形容词、动词三类词性,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而日语中的“赤”只有名词和连体词的词性,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随后,还总结了两者的反义词的不同。汉语的“红”的反义词是“绿”、“黑”、“白”、“蓝”,而日语的“赤”的反义词是“白”、“黑”、“蓝”。 最后,通过整理“红”和“赤”的意思以及分析各项意思的派生过程,清晰地区别了两者意思的差异和意思派生过程的差异。总结为以下四点。 ①日语的“赤”的派生意思当中,,没有涉及人的感情的意思,基本上都是客观的表达。汉语的“红”可以表示嫉妒、愤怒、害羞的心情。 ②日语的“赤”作为词缀可以添加在其他单词的前面,为其增添“一无所有”、“完全”、“明白”的意思。汉语的“红”只能独立的表达某种意思。 ③因为汉语的“红”可以表示吉祥和喜事,所以派生的意思多半是伴随褒义的。例如:“红包”“红运”“红人”等例子。而日语的“赤”在古代,曾经有过象征吉祥的用法,但是在所派生的意思当中,带有消极的,贬义的感情色彩的居多。例如:“落榜”“亏损”“低俗”等意思。另外,和汉语的“红”相同的是都可以表示“共产主义思想”和“革命”,但是,和汉语的共产主义思想所代表的积极向上的感觉截然不同,一部分日本人认为共产主义和日本的政治体制及价值观念相悖,所以反对。 ④汉语的“红”可以借指很多其他的名词。例如:美人、花、血、布、胭脂等。而日语的“赤”主要被用作修饰语。 本论文在考察“红”和“赤”各自的语源和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构词、语法及反义词的区别,然后重点区别两者意思的差异和各项意思内部关系的差异,以求全面对比两个词。但是,本论文只是选取了一个颜色词来考察两种语言颜色词的差异,所得结论定有不足之处。并且我认为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作者今后将继续进行中日其他颜色词的对比研究,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指导。
【关键词】:“红” “赤” 语源 合成词 词性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64
【目录】:
  • 娭文の要旨4-6
  • 1. はじめに6-10
  • 1.1 先行研究6-8
  • 1.2 本研究の目的8-9
  • 1.3 本研究の方法9-10
  • 2. “红”と「赤」の姙源及びkt史Y 恮10-16
  • 2.1 “红”の姙源及びkt史Y 恮10-12
  • 2.2 「赤」の姙源及びkt史Y 恮12-16
  • 3. 姙i顺嗓摔堡搿昂臁堡取赋唷工螑Uい16-19
  • 3.1 “红”の合成姙16-17
  • 3.2 「赤」の合成姙17-19
  • 4. 文法娭における“红”と「赤」の怳い19-23
  • 4.1 “红”の品奮性及び文における役割19-20
  • 4.2 「赤」の品奮性及び文における役割20-23
  • 5. “红”と「赤」の[

    本文编号:448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448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