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移就”的日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18:06
本文关键词:汉语中“移就”的日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创作技巧,其中像“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很常见,但有很多修辞手法常被用到,却不为人所熟知。例如,“乐土”、“热心”、“囊中羞涩”、“怒发冲冠”等。这些表达方式都使用了将修饰人情感的词语移用到本身不能修饰的物体上,这种修辞手法中文称之为“移就”,日文称作“转移修饰”。该领域以往的研究,都止步于移就修辞本身,以及中英文之间的翻译,而将移就的特征与日语的特点相结合,对其进行中日翻译研究的几乎未曾涉及。所以,本文拟将从“移就的概况”、“鲁迅小说中移就的实态”和“汉语中移就的日译方法”三部分来进行移就的中日翻译研究。本文在对汉语中的移就进行界定、结构剖析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把研究对象定格在鲁迅小说中的“移就”上,以其中的124例移就修辞为文本,再参照竹内好的译文进行分析。从“本体向移体的转移方向”、“移用词语的词性”、“移就结构”三种角度分别比较移就修辞的中文原文和日语译文的异同点,从而得到以下结论:在由本体向移体的转移方向和移就的结构上,中日基本相同;然而中日移用词语的词性相差却很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日移用词语的词性差异为焦点,对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日语的状态动词具有与形容词相同的性质,很多中文的形容词日译时对应的日语即为状态动词;二是日语是一种将主体和客体严格区分的语言,在使用主观性较强的形容词来修饰说话者以外的事物时需加上一些样态表达使之客观化。最后,基于先行研究和竹内好的译本,来阐明汉语中移就的日译方法。一是为了达到移就的语言效果,应尽可能地保留移就修辞手法。其次,若直译给读者带来生硬或难以理解的情况,则建议采用“意译”。另,作为对以上两种译法的补充,作者结合样态含义的移就修辞特征与日语的客观化表达,提出了“样态化”的翻译方法,分别有:(1)添加样态助动词“~そうだ”的形式;(2)添加比况助动词「~ようだ」的形式;(3)添加表样态的接尾词“~げ”的形式。
【关键词】:移就 形容词 样态 客观化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6;I046
【目录】:
- 摘要4-5
- 要旨5-7
- 序章7-11
- 0.1 先行研究とUO楲点7-9
- 0.2 研究のR誮_と目的9-10
- 0.3 研究の方法と娭文のi顺,
本文编号:487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48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