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外语文化论文 >

“圣人气象”如何再现?——论《论语》的“心源”导向的英译

发布时间:2021-07-13 21:55
  朱熹尽管接受了程颐对孔子之"志"体现"圣人气象"的论断,但他提出的两个并不兼容的解释误导了后世12个今译和18种英译:它们或固执于"之"的"人我"所指,或止步于词语的语境化。如此,突出人事纠缠或物质授受,无视儒家"为己之学"的关键:人可"自反"的"心"。实则在儒家看来,"老者"作为传统象征,他们那里才有人的家园。故夫子之志的第一部分意为我们在他们那里才能心安,第二和三部分的"信"和"怀"亦指向"心"才可突出夫子"天下大同"的理想。因而,本文提出,遵循中庸之道,取向"一贯之道"或"心道",建立"心源",才有儒家思想的现代译解和跨语意义传输。此例说明,儒家思想的跨文化翻译,就《论语》经义疏解而论,其历史有待重新启动。 

【文章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43(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问题的提出
2.“安信怀”的传统注疏及其当代沿袭
3.今译中的夫子:看似廓然大公实则暗含自私自利?
4.“无志”的英译之中的夫子:“偏心”以至于“无心”?
5.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素以为绚”与“绘事后素”的注疏与英译[J]. 鄢秀,郑培凯.  东方翻译. 2017(03)



本文编号:328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28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