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法语德语论文 >

《红楼梦》德文译本研究兼及德国的《红楼梦》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0-07-07 07:33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们民族文学中的瑰宝,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楼梦》走向世界,通过《红楼梦》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发扬光大,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西方人学会汉语、能够阅读艰深的中文原著,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秀的翻译家。通过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完成一部好的译著,从而实现从语言到文学、再到文化的中西转换。《红楼梦》在欧洲的传播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个译本本身就是两种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文化撞击后的产物,呈现出一种融汇中西文学观念、文化观念之后的特殊形态,因而对译本的研究往往充满了丰富的趣味性与多义性。一方面,译本投射着西人的观念,是我们窥测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又一个窗口;另一方面,译本带领我们透过“他者”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在我们惯常的思考轨道之外,不时带来意外的惊喜与全新的认识。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译本不仅在一部作品的传播史上,而且在两个民族的精神交流史上功不可没。 本文的核心问题就是围绕这部在欧洲流传最为广泛的《红楼梦》德文译本展开的。在开头的《引言》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这篇论文的写作缘起。其次,通过多方搜求中西学者各类研究论文及专著片断,从译者个人的认识、中国学者与欧洲学者的评论等三个方面回顾了《红楼梦》德文译本的研究历史,作为本文研究论述的基础。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所使用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本文第一章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德文译本的背景介绍,其目的在于将译本置于一个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通过总结历史政治背景(包含中德政治关系)与思想文化背景(包含德国汉学的发展历史),使读者了解到译本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二,真正的主角——弗朗兹·库恩博士登场,笔者通过搜集整理他的各类传记资料,介绍其翻译生涯,并评价其所取得的不朽成就,使读者得以结识这位伟大的翻译家、执著地游走于象牙塔之外的汉学家。 第二章是针对译本的底本进行的版本考证。这项工作看似枯燥,但却是译本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33;I207.4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瑞;;浅谈《红楼梦》中的信仰民俗[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罗Zs;;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译本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3 贺靓娴;周文革;;从委婉语翻译看译者的风格——以杨宪益英译《红楼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4 李莉;;从新旧版《红楼梦》看电视剧的导演艺术[J];电影评介;2011年16期

5 陈桂成;;论《红楼梦》子弟书的文化意义[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李莉森;;绛珠草与林黛玉——中国传统文学中草的文化内蕴与林黛玉形象论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7 张立群;于丽萍;;论《红楼梦》与端木蕻良创作的关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唐均;;《红楼梦》芬兰文译本述略[J];红楼梦学刊;2011年04期

9 郑锦怀;;《红楼梦》早期英译百年(1830—1933)——兼与帅雯雯、杨畅和江帆商榷[J];红楼梦学刊;2011年04期

10 杨胜朋;;“金陵十二钗”称谓来源考[J];红楼梦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振江;;西文版《红楼梦》:一个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的经验[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薛琛瑶;;巨资未必成巨作 翻拍未必能翻新——评新版《红楼梦》[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顾鸣塘;;论《红楼梦》中人物与回目之关系[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4 汪道伦;;《红楼梦》中的枢纽性人物——贾母[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5 吴雪梅;;让《红楼梦》青春永驻[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傅安辉;;《红楼梦》的现实意义——谈巨著给当代人的警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关纪新;;一梦红楼何处醒——假如启动满学视角读《红楼梦》又将怎样[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何大堪;;论《红楼梦》的人物系统[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10 龚景春;;瞿秋白与《红楼梦》[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5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研;不完美的《红楼梦》也是完美的[N];辽宁日报;2009年

2 张庆善;喜爱《红楼梦》的革命老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记者 余传诗;新版《红楼梦》打造水上情景秀[N];光明日报;2009年

4 刘继保 洛阳师范学院;《红楼梦》的影像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左志红 郑钰;说《红楼梦》,谈如何印制文化经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主讲人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恒夫 本报记者 蒋廷玉 编辑 整理;《红楼梦》:一个家庭的盛衰故事 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N];新华日报;2010年

7 焦波;朝鲜血海歌剧团带来歌剧版《红楼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习斌;《红楼梦》与镇江种种[N];镇江日报;2010年

9 嘉纳;朝鲜歌剧《红楼梦》 北京演出成绝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立;《红楼梦》在法兰西[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7 蔚然;从写实主义视角重新研究《红楼梦》[D];复旦大学;2004年

8 朱小珍;“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9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铭佳;《红楼梦》中的性政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赖奇志;论《红楼梦》对格非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宁亮;《红楼梦》叙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石莎莎;《红楼梦》中的自然教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佳;《红楼梦》中“愚”的美学意蕴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任伟;《红楼梦》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禹雅慧;试析《红楼梦》的影视戏剧改编得失[D];山西大学;2010年

8 龚琼;清代《红楼梦》戏曲的艺术创造[D];集美大学;2010年

9 樊恬静;《红楼梦》意象叙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麦宇红;《红楼梦》“V+的+N”结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4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2744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