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o-Envrionnement de la Traduction et le Traducteur—L’Anal
发布时间:2022-02-20 10:08
二十一世纪初,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相结合,创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这一新颖的理论成为当代国内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体系,该体系囊括了众多焦点和研究视角,其中就包含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译者的关系。本文将生态翻译环境分为宏观﹑支持和核心要素三个等级,并选取政治、社会文化、行业环境、翻译研究和读者等五大代表因素。通过《红与黑》三个中译本的比较分析,分别探讨每个因素,每个等级和译者的关系,从而得出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的关系,即二者密不可分,相互需要﹑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有时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效果,积极的效果使二者互相推动,促进双方的发展,而消极的效果则导致他们互相限制对方的发展。在结论部分,笔者针对二者关系从生态翻译环境的改善方法和译者对环境的适应两方面发表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许渊冲的翻译[J]. 李群群. 青年文学家. 2013(32)
[2]《红与黑》在中国的影响及汉译研究[J]. 杨公建.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1)
[3]生态环境对翻译的影响[J]. 杨毅隆.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4]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 许渊冲. 中国翻译. 2012(04)
[5]也议《红与黑》汉译大讨论[J]. 许渊冲.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02)
[6]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研究[J]. 钱春花.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7]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 胡庚申. 中国外语. 2011(06)
[8]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11(02)
[9]论翻译生态环境[J]. 方梦之. 上海翻译. 2011(01)
[10]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 胡庚申. 上海翻译. 2010(04)
本文编号:3634820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许渊冲的翻译[J]. 李群群. 青年文学家. 2013(32)
[2]《红与黑》在中国的影响及汉译研究[J]. 杨公建.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1)
[3]生态环境对翻译的影响[J]. 杨毅隆.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4]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 许渊冲. 中国翻译. 2012(04)
[5]也议《红与黑》汉译大讨论[J]. 许渊冲.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2(02)
[6]翻译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研究[J]. 钱春花.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7]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 胡庚申. 中国外语. 2011(06)
[8]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胡庚申. 中国翻译. 2011(02)
[9]论翻译生态环境[J]. 方梦之. 上海翻译. 2011(01)
[10]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 胡庚申. 上海翻译. 2010(04)
本文编号:3634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63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