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3 13:07

  本文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财经大学》 2011年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李延军  

【摘要】: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仍然存在信贷资金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经济制度和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平衡促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再次在我国农村发展起来。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界定了非正规金融的概念,接着从金融抑制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对非正规金融的产生进行分析,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接下来在非正规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根据国内外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经验提出引导我国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的对策。 文章运用归纳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存在形式、发展历史、现状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且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监管、利率和信息等方面比较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区别;通过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财政总支出与农业支出占比进行比较,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要性。此外,本文还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在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情况得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引导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9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9-10
  • 1.1.1 选题目的9-10
  • 1.1.2 选题意义10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8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0-12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2-18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8
  • 1.4 本文的创新点18-19
  • 第2章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基础理论19-27
  • 2.1 非正规金融相关概念的界定19-21
  • 2.2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联系与比较21-24
  • 2.3 非正规金融的相关理论24-27
  • 2.3.1 金融抑制理论24-25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25-27
  • 第3章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分析27-40
  • 3.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27-28
  • 3.1.1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产生时期27
  • 3.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兴盛时期27
  • 3.1.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调整时期27-28
  • 3.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28-38
  • 3.2.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形式28-34
  • 3.2.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估计34-36
  • 3.2.3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利率分析36-38
  • 3.3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特点38-40
  • 3.3.1 非正规金融营运成本低38
  • 3.3.2 非正规金融经营方式灵活、简便38-39
  • 3.3.3 非正规金融担保要求不高39
  • 3.3.4 非正规金融利率灵活39-40
  • 第4章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40-45
  • 4.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经济的积极影响40-43
  • 4.1.1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40-41
  • 4.1.2 有利于建立农村现代信用观念41
  • 4.1.3 有利于拓宽农村经济主体融资渠道41-43
  • 4.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经济的消极影响43-45
  • 4.2.1 不利于实现社会稳定43-44
  • 4.2.2 不利于维持金融秩序44
  • 4.2.3 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效果44-45
  • 第5章 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必要性分析45-52
  • 5.1 经济制度决定了非正规金融的发展45-47
  • 5.1.1 社会经济复杂性决定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45-46
  • 5.1.2 农村正规金融无法完全代替农村非正规金融46-47
  • 5.2 农村金融的供求不平衡决定了非正规金融的发展47-52
  • 5.2.1 我国农村存在对非正规金融需求47-50
  • 5.2.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50-52
  • 第6章 国外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经验52-57
  • 6.1 发达国家的非正规金融52-53
  • 6.1.1 德国的非正规金融发展52
  • 6.1.2 美国的非正规金融发展52-53
  • 6.1.3 法国的非正规金融发展53
  • 6.2 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金融53-55
  • 6.2.1 肯尼亚的非正规金融发展54
  • 6.2.2 孟加拉的非正规金融54-55
  • 6.2.3 印度的非正规金融55
  • 6.3 国外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经验55-57
  • 6.3.1 发达国家非正规金融的经验55-56
  • 6.3.2 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金融的经验56-57
  • 第7章 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的对策57-63
  • 7.1 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平台57-58
  • 7.2 分类规范我国农村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机构58-59
  • 7.3 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59-60
  • 7.4 建立合理的非正规金融的监管机制60-63
  • 参考文献63-68
  • 后记6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远宏;;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问题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性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吴亮;邓明;;金融生态视角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共生成长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5期

    3 陈德付,戴志敏;标会的投融资效率研究——来自温州市苍南县的一个案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4 彭文平;肖继辉;;非正规金融的成长:社会转型角度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5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市场:反应性还是自主性?——基于温州民间利率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4期

    6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7 曹力群;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金融论坛;2001年05期

    8 刘海波;张丽丽;;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相敏;张慧一;;民间金融、非正规金融、地下金融:概念比较与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田光宁,李建军;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及对农村经济影响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许咏梅;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束景明;;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选择与放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郑启福;;民间合会的风险防控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方伶俐,李文芳,王雅鹏;浅谈我国农村民间借贷[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6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7 罗丙能,汪普庆;浅析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8 王丽辉;;试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9 李明桥;于岚;;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的可行性——基于制度和功能的视角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10 李永平;;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震;;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李胜兰;何朝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与法律和社会资本互动机制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史晋川;王婷;;社会网络与非正式金融制度——基于私人秩序与替代性法律的视角[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高晓红;;渐进改革中的利率制度安排与变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卓凯;;非正规金融、企业家甄别与制度变迁:理论与经验[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7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明贤;文春晖;;我国融资制度创新的障碍分析及绩效改进[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善利;朱启兵;唐正清;;股权结构、治理模式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卞敏;;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园园;银行业反垄断法适用问题研究—以银行业结构规制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朱丹;A股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利文;需求导向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卫;浙江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林小专;基于认知偏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亿;小企业融资难破解途径探析:民间信贷的体制内转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晓晨;涉农贷款分类管理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潘旺;大石桥农村支付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2 孙岩;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秀景;;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及应对措施研究[J];北方经贸;2014年01期

    2 易远宏;;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测算:1990~2010[J];统计与决策;2013年11期

    3 唐蓉;贺莉;张灵洁;;江苏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现状及风险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年03期

    4 郭娟;;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监管模式探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4期

    5 刘俊;朱虹;;农民专业合作社民间融资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性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郭剑平;;从尤努斯的穷人银行反思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制度[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3 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4 王卓;吴迪;;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5 楼远;非制度信任与非制度金融:对民间金融的一个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陈德付,戴志敏;标会的投融资效率研究——来自温州市苍南县的一个案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7 辛清泉;林斌;;债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双重预算软约束视角[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8 江曙霞;严玉华;;中国农村民间信用缓解贫困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9 张宇;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10 姚耀军;;非正规金融市场:反应性还是自主性?——基于温州民间利率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王丽;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光宁,李建军;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及对农村经济影响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5年04期

    2 周丽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6年09期

    3 储叶青;徐杰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李娟;金麟根;李童蕊;;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建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张朝晖;贾卓鹏;;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规范[J];济南金融;2007年04期

    6 莫易娴;余秀江;程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监管方式趋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郝东恒;陈礼丹;时学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8 徐艳梅;唐彪;;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利弊分析[J];金融经济;2008年22期

    9 楚蓓;楚翔;徐秋云;;浅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10 陈东;陈小亮;;中国与印度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与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罗丙能;王科;周德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农户资金需求和借贷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建武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朱建武;[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郭沛;[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4 郭沛;[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5 王红翠 山东栖霞市委党校;[N];财会信报;2012年

    6 记者 黄竞仪;[N];北京商报;2009年

    7 杨雪婷;[N];北京商报;2006年

    8 仲伟江 农行江苏省海安县支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岩;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胡士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黄文胜;基于伊斯兰文化视角的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延军;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周苑春;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梅亮;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D];西北大学;2009年

    5 向明;“三农”政策下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建设探讨[D];复旦大学;2009年

    6 余赛;农村非正规金融成因、变迁与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卢立香;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8 熊伟;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原因探究及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俞建荣;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演进与绩效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10 徐冬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39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8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