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功能效率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4 21:43
【摘要】:当今时代,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自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而期货市场作为调控现货市场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它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是势所必然的。 我国的期货市场自1990年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大干快上、盲目发展导致了随后数年的清理整顿、低迷沉寂,但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国门打开,价格放开”的新形势使各行各业面临更加剧烈的价格波动风险,政府和企业对加强风险管理和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需求日趋强烈。在这一背景之下,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开始得到重新认识,期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经济安全的作用开始日益显现,期货市场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运行出现了质的变化,呈现出行业地位有效提升、法规框架初步形成、品种体系逐步健全、市场规模持续拓展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期货市场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商品期货市场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已日臻规范和完善,股指期货的推出使我国期货市场更加健全,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期货市场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大豆期货作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主要品种之一,约占全部交易金额的20%。自1996年起,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48.1%,增至2008年的78.7%,外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加工业布局,使其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进入油脂加工市场,并在全球大豆贸易中具有优势定价权,我国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大豆定价权是目前面临的严峻课题,而这些都有赖于大豆期货市场功能的高效发挥。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豆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效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大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增强,而现货对期货的引导作用则较弱;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大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均衡关系,两种价格具有收敛性;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大豆期货市场的到期价格是交割期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量。由此得出结论,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较高。以上实证检验表明:理论上所认为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是有根据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在我国最近几年的大豆期货市场上得到了实际的印证。 其次分析了大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效率,分别采用OLS回归、B-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基于最小方差的大豆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和套期保值的效率,实证结论表明,目前大豆期货市场的期现货价格的走势是高度相关的,套期保值面临的基差风险较小,但是,套期保值的效率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效率较低。最后指出未来的政策应以健全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加大大豆现货市场体系建设力度、鼓励大豆种植以及优化投资者结构为导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7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照中;;CBOT大豆月度报告及市场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6年03期

2 ;我国大豆市场回顾与后市展望[J];吉林畜牧兽医;2006年06期

3 刘力;;从大豆期货看产业兴衰[J];新财经;2006年09期

4 ;大豆期货[J];证券导刊;2008年16期

5 王可山;余建斌;;中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关系分析[J];兰州学刊;2008年11期

6 曹智;;2006年中国大豆市场价格走势展望[J];农业展望;2006年05期

7 张天明;大豆淘金:造就东半球最大期货交易所——访大连商品交易所负责人朱玉辰[J];银行家;2002年09期

8 金照中;;CBOT大豆月度报告及市场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6年05期

9 吴晓黎;;大豆非常时期我们何去何从[J];大豆通报;2008年02期

10 高昂;范雯娟;陈皓;;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变动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物价;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向东;;2010年农产品价格高涨背后的原因及其影响[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申义;食糖价格反弹 玉米大豆回暖[N];国际商报;2008年

2 中期期货 房芳;种植意向即将出台 豆类市场油强粕弱[N];粮油市场报;2009年

3 胡刘继;利好消息未阻大豆期货价格下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五矿实达期货 刘素军;大豆期货价格走势内外有别[N];证券时报;2009年

5 招商期货;大豆创出新高 黄金连续上扬[N];证券时报;2009年

6 广发期货 崔瑞娟;大豆遭遇的不只是系统性风险[N];期货日报;2008年

7 美尔雅期货 陈建烽;天气炒作升温 豆类市场阶段性底部隐现[N];通信信息报;2010年

8 马明旺;大豆期货大幅下跌[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马明旺;大豆期货空头较重[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马明旺;大豆期货主力有反弹[N];黑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波;中国贷款效率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冯伟林;现货与期货交易并存的电力市场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于静淼;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风险规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左峰;电子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吕晓峰;金融期权、期货与基础市场间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昕;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魏海港;股票价格、信息显示与资本配置[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任俊涛;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新波;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功能效率实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海燕;黑龙江省大豆期货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海洋;大豆期货价格极端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赵金华;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特征[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陈馨;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陈文杰;中国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杜宁;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林青;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宋文平;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孙真珍;我国大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8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598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