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拓展东盟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5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纳谷诚二;赵文骝;;东盟国家的投资气侯[J];南洋资料译丛;1986年01期
2 赵银亮;;地区主义与东盟的制度变迁相关性分析[J];亚太经济;2006年05期
3 周军;王继红;;我国果蔬产品出口东盟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4 张强;叶建平;;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商机无限[J];今日南国;2008年11期
5 裴默农;;日本—东盟的“特殊关系”与日本的“太平洋圈”发展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1982年04期
6 迈克尔·利弗;小彬;;《东盟国家:克服依赖》[J];南洋资料译丛;1985年04期
7 姜跃春;;新形势下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1988年02期
8 杨明宛;;八十年代东盟出口贸易的发展与结构[J];南洋问题研究;1988年01期
9 王勤;;东盟国家的外资投资热潮与产业结构调整[J];科技导报;1992年04期
10 嘉数启;刘敏;;东盟与日本的关系迎来了新阶段——以经济关系为中心[J];南洋资料译丛;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华;;发展中的中国东盟国际工程及其法律服务[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玉兰;;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的再思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3 梁俭;;浅论东盟特色文献的建设与开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小薇;乐莉;;向东盟国家输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陈家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格局下,广西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发展的契机[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6 刘思敏;;广西与东盟国家区域旅游合作构想[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7 宋一兵;;试论东盟区域旅游战略及其可持续发展要素之缺失[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8 马燕;吴君隆;谷晓江;;贵州与东盟科技合作发展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9 黄国弟;;我国芒果产业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对策[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晓林;;东盟国家留学生学习医古文课程的困难及对策[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志红;商会助企东盟淘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坚持特色不断创新 服务自贸区建设[N];国际商报;2010年
3 罗绮萍;与ASEAN合作有助香港经济增长[N];国际商报;2008年
4 记者 方慧玲 通讯员 陈宏斌;峰会秘书处与16家东盟国家商协会签署合作意向书[N];广西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方慧玲 本报实习生 蔡雯霓;峰会不落幕 企业结缘忙[N];广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莫言;滇桂两省竞与合[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 胡心媛;中国企业掘金东盟且行且谨慎[N];中国贸易报;2010年
8 ;推动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走向纵深[N];国际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卢伟;站在新起点 创造新机遇[N];南宁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洪峰 罗蓉婵 陈保江 实习记者 祖红兵;抢抓重大机遇 实现深度对接[N];云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磊;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甘振军;澳大利亚对东盟国家关系研究(1967-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4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经济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聂文娟;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赵铁;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益林;非传统安全视阈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寒梅;认同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九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秦立功;战后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变化与策略选择[D];外交学院;2010年
5 唐晶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杨雅殠;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及合作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覃合;东盟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8 周小颖;中国对东盟技术劳动力输出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施美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薛伟达;后危机时代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9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0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