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农超对接”合作模式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1 17:11
【摘要】:我国农产品长期以来都遵从着传统而零散的生产销售模式,供应链内部矛盾重重、效率低下,极大地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政府基于我国农产品市场背景,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农超对接”扶持政策并向各省市地区进行推广,帮助农产品交易市场由零散销售逐步向合作销售转变。在实践中,“农超对接”合作模式以多种形式存在,不同的模式因其合作策略及方式不同,带来的供应链绩效有较大差别。因此,对“农超对接”合作模式进行要素分析并研究合作要素对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影响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市场化、一体化、联盟化三种主流“农超对接”合作模式,以及对国内外供应链合作与绩效关联研究的文献综述,提炼出七项“农超对接”模式下的合作关键因素,分别为信任、沟通、公平、适应、信息共享、对接效率、激励机制,并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合作原则性及合作协调性两大维度作为自变量,将总体绩效划分为内部运行、对接效率、顾客价值及支撑成长四大指标作为因变量,据此提出相关假设并建立理论模型。本文通过对深圳市及周边地区“农超对接”参与超市和农户进行访谈和调研获取了相关研究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证实了“农超对接”合作的原则性及协调性对供应链绩效都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合作原则性对合作协调性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此外,研究显示信任及同步决策在所研究的七项合作因素中对供应链运作绩效的贡献度最大。根据这些实证结果结合“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类型可进一步分析得出,在目前实行的合作模式中联盟化模式是相对最具效率的一种“农超对接”合作模式。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农超对接”合作模式的构建和操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4;F323.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素霞;胡定寰;;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9期

2 陈小卫;叶飞;徐洁琼;;珠三角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关系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2010年02期

3 单汨源,彭忆中;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4 廖成林,孙洪杰;均势供应链及其利润分配机制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5 李辉;李向阳;徐宣国;;基于信任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维系管理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6 杨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青松;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莹;我国“农超对接”理论与实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康彪;“农超对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殷丽玲;基于合作博弈的农超对接利益分配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尤芳;中国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9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609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