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基于安全保障下的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7:49
  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这其中,流通体制的因素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基于安全保障下的粮食流通体制创新,对于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粮食经济体系至关重要。我国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从经营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方式、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等方而都存在安全隐患。要保证我国粮食流通的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立足点、出发点全面改革创新流通体制,要借鉴国外粮食流通体制的经验教训,加快培育健全合格的市场生产主体;建立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健全粮食流通中介组织;建立科学合理的储备体系和运作机制;完善直补制度和最低保护价格;创新粮食信息发布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等。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
    1.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主要创新点
        1.4.4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安全的粮食流通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
    2.1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
    2.2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3 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体制的关系
    2.4 粮食流通政策设计的基本理论
        2.4.1 公共物品理论
        2.4.2 委托—代理理论
        2.4.3 交易费用理论
    2.5 相关理论在粮食流通体制中的实践意义
        2.5.1 公共物品理论在粮食流通体制中的实践意义
        2.5.2 委托—代理理论在粮食流通体制中的实践意义
        2.5.3 交易费用理论在粮食流通体制中的实践意义
    2.6 粮食流通体制的目标与选择
        2.6.1 粮食流通体制的目标选择
        2.6.2 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第3章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变化及政策的演变过程
        3.1.1 改革开放前的粮食供求波动及导致的政策变化
        3.1.2 改革开放后的5次供求波动及粮食政策变化
    3.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现状
    3.3 我国粮食流通的主体及其经营行为分析
    3.4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存在问题与分析
        3.4.1 粮食流通政策缺乏整体性
        3.4.2 粮食流通政策缺乏清晰的目标
        3.4.3 粮食价格市场功能缺失
        3.4.4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缺乏措施
        3.4.5 粮食储备体系管理滞后
第4章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概述
    4.1 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
        4.1.1 美国粮食流通体系
        4.1.2 美国粮食流通价格
        4.1.3 美国粮食储备体系
        4.1.4 美国政府的粮食政策
    4.2 国家直接参与的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
    4.3 计划高度集中的粮食流通体制
    4.4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4.4.1 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生产同样需要政策保护
        4.4.2 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流通同样需要政府有效管理
        4.4.3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
        4.4.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5章 基于安全保障下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创新途径
    5.1 培育健全合格的市场生产主体
    5.2 建立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5.3 培育健全粮食流通中介组织
        5.3.1 积极扶持和培育粮食流通的中介组织
        5.3.2 积极培育社会储备企业
        5.3.3 大力改造重组现有的金融机构和国有粮食企业
    5.4 建立科学合理的储备体系和运作机制
        5.4.1 明确战略和周转储备粮,分开管理
        5.4.2 合理确定储备粮的规模
        5.4.3 市场化方式确定主渠道企业
        5.4.4 改革现行粮食储备企业管理模式
        5.4.5 建立多层次的储备体系
    5.5 完善直补制度和最低保护价格
        5.5.1 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粮食直补制度
        5.5.2 确定科学合理的粮食保护价格
    5.6 创新粮食信息发布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
第6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投资的“前农庄主时代”[J].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 2009(09)
[2]解密成都“新土改”[J]. 陈建芬.  中国企业家. 2009(09)
[3]关于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中长期规范流转的建议[J]. 宣裕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0)
[4]浅析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及其完善[J]. 张成理.  唯实. 2009(02)
[5]新土地政策被普遍误读了[J]. 韩俊.  中外管理. 2008(12)
[6]中央储备粮轮换引入市场机制之己见[J]. 李新红.  中国粮食经济. 2003(12)
[7]安徽省扩大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情况[J].   中国粮食经济. 2003(11)
[8]解决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几个关键问题[J]. 吴子丹.  中国粮食经济. 2003(11)
[9]委托—代理理论在国家储备粮管理中的应用[J]. 罗守全.  中国粮食经济. 2003(11)
[10]反思98’粮改[J]. 邓大才.  粮食问题研究. 2003(04)



本文编号:3519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519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