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中国股票市场多层次体系建设探索 ——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14 22:29
  作为资本市场的领头羊,美国的资本市场以其合理的多元化结构和最大的资金规模高效运转,为实体经济发展储备动力,多项建立于砝码的EMH假说的研究成果表明美国资本市场尚未达到强势有效,内幕信息等仍然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如此,美国的市场建设经验仍旧是我国构建层次化资本市场的标准。 90年代初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主要战场的成立,随后2004年5月中小板成立为更多规模较小的高速发展企业实现了资金的配置,为2009年10月创业板开闸提供了经验和参考,自此拉开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的战略蓝图。然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然不成熟,各层次市场的效率水平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信息传导和价格反映机制不完备成了目前我国实现资金融通多样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的障碍。 本文在研究学习了国内外有关市场效率理论及其验证方式,成因探讨以及政策改进的前提之下,基于EMH假说,采用了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中国股市三个市场的效率水平进行同时期分类考察,其中运用到pp检验,Q统计量检验,以及应用CAPM的时间窗口研究方法。最终得出中国多层次股市发展效率不均衡,主板和中小板达到弱势有效,尚未达到半强有效状态,创...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
    1.3 主要发现和贡献
    1.4 论文结构和安排
2.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文献综述
    2.1 问题的提出
    2.2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的简要陈述
        2.2.1 前提条件
        2.2.2 统计理论
        2.2.3 有效市场层次划分
    2.3 国外理论研究进展
    2.4 有效市场假说在我国的发展
3. 多层次股票市场弱势有效性检验
    3.1 特别说明
    3.2 数据说明
    3.3 检验方法
        3.3.1 PP检验理论说明
        3.3.2 Q统计量检验理论说明
    3.4 实证分析
        3.4.1 数据平稳性检验—来自PP的检验
        3.4.2 Q统计量检验
4. 多层次股票二级市场半强有效性检验—引入流通市值的CAPM模型分析
    4.1 数据说明
    4.2 事件研究法
        4.2.1 公开信息选取标准
        4.2.2 事件选择和窗口
        4.2.3 模型构建
    4.3 实证分析
5. 原因探讨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5.1 原因探讨
    5.2 政策建议
    5.3 未来发展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本文编号:4039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4039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1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