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发布时间:2025-04-15 04:13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总要内容。改革开放近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一直在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由市场为利率定价,一改以往由中央银行管制的利率政策。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以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为市场的指导,由市场的供求情况来确定存贷款利率的利率机制。2013年7月贷款利率的完全打开,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大跨步。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再度表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心和加快改革步伐的决心,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剖析了利息和利率的本质,论述了平均利润率对利率的决定作用,以及市场借贷双方的供求情况对利率的影响,这些理论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很深的指导性意义,认真分析马克思的利率理论,有助于我们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理清思路,认准方向。 本文从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出发,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并且讨论了国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所取得先进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的同时,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的利率理论的学习和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总结了...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理论综述
1.1 基本概念
1.1.1 利率
1.1.2 利率市场化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1.2.1 利息来源于利润
1.2.2 利润率决定利息率
1.2.3 利率具有市场性
1.3 西方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第2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2.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回顾
2.1.1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2.1.2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2.2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2.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第3章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
3.1 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美国、日本为例
3.1.1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3.1.2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3.2 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拉美国家为例
3.3 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第4章 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4.1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4.2 强化市场对利率的作用
4.3 加强央行对利率的宏观调控
4.4 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4.4.1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
4.4.2 积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4040056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理论综述
1.1 基本概念
1.1.1 利率
1.1.2 利率市场化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1.2.1 利息来源于利润
1.2.2 利润率决定利息率
1.2.3 利率具有市场性
1.3 西方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第2章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2.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回顾
2.1.1 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2.1.2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2.2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2.3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第3章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
3.1 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美国、日本为例
3.1.1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3.1.2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3.2 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拉美国家为例
3.3 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第4章 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4.1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利率理论
4.2 强化市场对利率的作用
4.3 加强央行对利率的宏观调控
4.4 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4.4.1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
4.4.2 积极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4040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4040056.html
上一篇: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