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3 08:17

1 导 论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最为活跃、最具魅力、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部分。因为,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基础,,学校体育的开展直接影响全民健身水平。古希腊将“以体育培养精英”作为教育理念,并认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强大痛苦的耐受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训练来培养.随着 19 世纪英国的崛起,Anglo-Saxon 人成为了世界的统治者.然而这个民族也面临着一个斯巴达人曾经遇到过的严峻问题:如此一个小族群要如何维持对全世界众多的国家的统治?在此情况下,英国教育的目标就成了培养“雄健的基督徒品质”。剑桥大学的查尔斯•金斯利教授强调在精英教育中严苛的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可以使英国上层阶级提升身体对于痛苦的耐受力以及坚忍的意志力,锻炼强健的体魄,塑造高贵的品格,使其在身心两方面趋于完美,完成上天赋予的使命。

.......


2 呼唤: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缘起与探析


2.1 依据: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

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④体育课程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⑤由此可见,关于体育课程的定义在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研究的观点是:体育课就是以身体活动为外在形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德、智、体、美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培育为主要任务,学校教学和课外学习内容有机统一的整体规划和教育教学过程。这个定义突出了身体活动在体育课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将人的多层次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强调体质、心理、智力、品德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在体育课程中的培育,站在新的高度认识体育课程,并认为体育课程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教育过程。⑥

2.2 缘起: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审思与动因

如果以贯彻的教学思想和教材为依据,可以把体育课教学划分为四种教学模式:技能教学模式、体育锻炼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图 2)。技能教学模式,主要贯彻的是体育技术思想,以技术教学为主;体育锻炼教学模式,主要贯彻的是终身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主要贯彻的是快乐体育思想;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主要贯彻的是健康第一的思想。这四种教学模式也并不是完全独立相互排斥的。由于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应包含教学思想、目标、内容体系、方法、评价手段等,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不可能单单用一种模来应对所有的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应该相互结合和穿插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所以,从以上四个改革阶段来看,其主要教材、课程类型有渐变性和衔接性,有相似也有区别,体现出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渐进过程。所以,体育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①。

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3 改革: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12345 范式”..........................63

3.1 一个主旨: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 ...... 63
3.2 两个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69
3.3 三个维度: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立体框架 ...................... 71
4 展望: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景............124
4.1 前景预期:“12345 范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 124
4.2 创新思路:全方位改革体育课程 ............ 126
4.3 小结 .............. 132
5 结论...........133

4 展望: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景


4.1 前景预期:“12345 范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未来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课程要走向综合化。当今的时代,随着社会各方面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以及各领域的逐步融合,人类的知识不断突破禁锢与壁垒,走向组合化和交融化,所以,密切学科间的关系与距离,加强学科间的互鉴与融合,吸收时代的新元素和新知识,扩大学生的学习成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这些是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个要求落实到体育课程身上,就有了更为具体的含义。根据前面的研究我们已经明确,体育课程不能只局限于培育学生的体质素养了,社会化素养、专业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要致力于将体育课程与体育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保健护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进行深入融合,打造出一门集各层次身心教育培养为一体的综合化优质课程。

4.2 创新思路:全方位改革体育课程

湖南师范大学马卫平教授在他《体育:在变与不变之间》的讲座中指出,好的体育需要好的体育观念、体育教师、体育教学、体育目标、体育理想、体育心态、体育氛围,在坚守体育精神、增进健康、教育性质、人本属性的同时,体育课程的技术可以变、方法可以变、环境可以变①。因此,以“12345 范式”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建设强大体育课程是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需要多方面、全方位创新。具体创新思路如图 7 所示。
......


5 结 论


5.1 结论之一

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后均存在其根本动因和时代意义,和我国社会变革的发生、教育方针的更新、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之所以改革是因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观念漠视生命本体、抹杀学生个性、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内容乏味、师生关系异化、课堂管理压抑学生自由、教学要素脱离现实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其一是教育理念的原因,即社本主义理念下对于人本主义理念的缺失;二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原因,即价值取向中人文的迷失;三是教育目标的原因,即以人为主体的课程目标偏移;四是教育客体的原因,表现在人的整体性的消解。

5.2 结论之二

在当前我国新的社会与教育背景下,以人本关怀的理念观与改革体育课程势在必行,建设这样的理想课程,需要构建包括一个主旨、两个统一、三个维度、四个层次、五个标准在内的“12345 范式”,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发展过程。两个统一: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健壮体格与健美人格的有机统一。在适合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力求自由的释放,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享受个人的快乐、成就与幸福。三个维度: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所依托的立体框架所包含的“长”(时间)、“厚”(内容)、“高”(品位)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育课程时间的长度——各个学段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体育课程内容的厚度——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丰富性,体育课程品位的高度——熏陶内化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0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0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