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

发布时间:2016-10-23 08:23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以WTO为主体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并不顺利,因为成员国太多,议题也在不断深化,让一百多个经济水平、社会价值和传统理念不同的国家达成一致意见实在太艰难。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双边贸易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也在全面发展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已经签著了12个自贸协定,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贸区有20个,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11月17日,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质性结束,2015年6月17日两国共同签署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2005年开始自贸区谈判,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谈判过程并不顺利,历经10年之久,进行了21轮谈判和数十次小范围磋商。中澳自贸协定是一个全面、高质量的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等10多个领域,总价值预计超过200化美元。中国与澳大利亚同属亚太国家,自1972年正式建交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曰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此次合作使两国关系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次,中澳目前都处于产业升级、政策调整的重要阶段,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澳大利亚丰富的农牧产品和能源有了稳定的市场,中国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多质量好的产品,对两国来说是双赢的。澳大利亚是继新西兰后第二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中新自贸协定2008年正式实施,到2013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为182亿新元,同比增长25%,可以看出建立自贸区对两国的贸易往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中澳自贸区的建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近年来中澳两国的贸易现状分析建立自贸区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结合GTAP模型预测按照自贸协定降低关税后会带来哪些经济效应,能使两国GDP增加多少,会促进哪些产业的出口,又会使哪些产业受到冲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贸易数据分析中澳两国的贸易现状,然后运用GTAP模型模拟降关税后对两国货物贸易的影响,最后对前文进行总结,提出我国在中澳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共五章,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中澳自贸协定的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这五个方面。

第二章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理论基拙,本章介绍了自由贸易区的定义、自贸区产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GTAP模型的原理、特点及发展历程,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经济基础,此部分搜集整理了两国近20年来的货物贸易数据,最新数据到2014年,并计算了两国的TCD指数和RCA指数,发现中澳两国一直以来的经贸联系密切,而且由于资源禀赋差异,两国经济高度互补,而这种互补性能为将来的贸易发展提供动力。

第四章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影响,本章主要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关税降低后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狂会福利的变化,及主要贸易商晶的进出口改变量,分析自贸区建立使两国的哪些产业部门受益,哪些产业部部门会收到冲击。

第五章结论及对中国的政策建议,这一部分对前面中澳两国的经贸关系基本情况和建立中澳自贸区后的经济效应做了总结和概括,提出我国在中澳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我国应该采取措施缩减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逆差,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注意对降税后受冲击较大的产业的保护,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与澳大利亚建立更稳定、互信的政治关系。

......................


2.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理论基础


2.1自由贸易区理论

2.1.1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根据成员国间经济结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六种组织形式,其中自由贸易区是目前普遍存在、被各国广泛接受的形式。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巧自由贸易协定组成贸為区,区内各成员国间互相取消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但各成员国仍然保留了各自的对其化非成员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2.1.2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

由于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类似,也会产生静态和动态经济效应,所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以关税同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关税同盟理论于195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维纳在其著作《关税同盟理论》中提出,维纳研究发现关税同盟会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关税同盟的建立才是正效应的。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修正完善了该理论,1955年米德增加了贸易创造中的消费效应;1956年格雷尔认为商品间的替代性关系到贸易转移是否会降低世界的社会福利,若商品间存在替代关系,那么贸易转移效应也可能增加社会福利;1957年李普西提出关税同盟理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它对世界生产成本和世界消费效用影响的综合,否认了维纳的贸易创造效应增加社会福利而贸易转移减少社会福利的观点。经过许多学者的补充发展,关税同盟理论现己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核心理论,并应用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中。

贸易转移效应指在建立关税同盟前,某成员国从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进口某种商品,成立关税同盟后,生产效率较高的该国未加入同盟,进口商品仍需缴纳关税,而成员国间关税取消,从其他成员国进口这种商品的价格更低,从而导致贸易由原来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生产成本较局的成员国进口。从世界福利的角度看,这种贸易的转移造成了枯利的损失,但对于同盟内的成员国,其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并不确定。

........................


2.2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理论基础

2.2.1几种常用实证模型的比较

常见的用于自由贸易区效应实证分析的模型主要有己拉萨模型、引力模型和GTAP模型,前两种是传统的数量实证模型,对自贸区效应进行事后研究,GTAP模型可用于对自贸区效应的事前分析。

巴拉萨模型假设自由贸易前国家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不变,实行自由贸易后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发生变化,用前后的变化量说明贸易的创造和转移效应。自由贸易后区域内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大意味着贸易创造效应,区域外进口需求弹性的变小则意味着贸易转移效应。该模型是局部均衡分析,虽然克服了贸易效应难以计算的问题,但没有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且不能显示具体哪一年的贸易效应明显。

引力模型是万有引力定律在贸易领域的应用,由下伯根和波贺农最早使用,定量分析两国间的贸易量与两国各自的GDP、两国间的地理距离的关系,后来学者又引入了人口变量和虚拟变量,进一步将模型应用来研究自由贸易对区内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引力模型是静态分化可显示具体哪一年的贸易效应明显,但模型假设样本中所有国家都按照相似的路线发展且贸易额不变,这与现实不符。此外,早期的引力模型一直被认为缺乏理论基础。

GTAP模型是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现已成为国内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分析的主流实证方法,广泛应用于对自由贸易区效应的事前研究。模型的基本要素、国家或地区和产业部门多,其数据库包含各经济体的生产、消费、双边贸易、进出口关税等重要经济数据,并且有专业人员对模型的数据库和运行软件进行不断升级改进,平均每三年一次版本更新。模型简便易操作,因为有自带数据库,使用者免去了搜集数据的繁琐。不同于静态分析的己拉萨模型和引力模型,GTAP模型是比较静态分析,不仅可以分析自由贸易对区域贸易的影响,还可预测成员国福利、就业、要素价格、产业生产等的变化。

........................


3.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经济基础............12

3.1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现实背景..............12

3.2中澳双边贸易情况..............13

4.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分析...............25

4.1GTAP模型简介................25

4.1.1模型基本结构...........25

5.结论及对中国的政策建议................36

5.1结论............36

5.2中澳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37


4.建立中澳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4.1模型的建模

本文是采用当前最新版GTAP9.0版数据库进行模拟的,该版数据库2011年为基期,包括140个国家或地区和57个行业部门。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笔者对模型的地区和行业重新做了整合分类,将140个国家或地区整合为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欧盟和世界其他国家(表4-1),选择的产品为大米、小麦、其他谷物、蔬菜水果、油菜籽、糖、棉花、其他作物、植物油、牛羊肉、家禽等、乳制品、水产品、烟酒等加工食品、矿产资源、纺织服装、资源加工业、金属及金属制品、交通设备、电子设备、其他制造业、服务业(表4-2),在此基础上对中澳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影响作实证模拟。

根据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税减让表可知,中澳自贸协定在货物贸易领域的自由化程度很高,协定生效时双方绝大部分产品的关税都降为0,最终中国97%的产品、澳100%的产品实现完全自由化。为了保护国内某些产业,中国将大米、小麦、植物油、烟草等作为例外产品,不进行关税减免,所模拟时对送些产品不作关税冲击,其他产品的关税降为0,SPS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出口关税也等值减为0。

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

.......................


5.结论及对中国的政策建议


5.1结论

通过前文对中澳双边贸易情况和实行自由贸易后经济效应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中澳自贸协定于2015年6月17日正式签订,预计年底生效,自贸区的建立指日可待。协定涵盖了货物、服务、投资等千几个领域,自由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两国贸易和投资往来的口槛,促进了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此外,中国和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的战略国家,两国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

2、中澳建交四十多年来,两国货物贸易发展迅速,长期稳定良好的经贸关系为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澳的资源禀赋差异大,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储量大,而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因此澳大利亚在资源密集型产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也在逐步增加。这一恃点在两国货物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明显表现出来:中国从澳大利亚主要进口矿产品、羊毛、谷物等初级产品,澳大利亚则主要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

3、对GTAP模拟结果分析发现,中澳自贸区建立后,贸易创造效应为两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利益,中澳的GDP增长分别为0.02%和0.03%,福利分别增加20.44亿美元和12.88亿美元,同时也会由于贸易转移效应对贸易结构相似的新西兰等其他国家产生轻微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0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0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