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0-26 06:58

第 1 章 绪论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能够调节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使各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关于转移支付的目标确定方面,对于发达国家转移支付的目标应当是效率,而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追求的应当是公平。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有助于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因此我国具有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另外我国的对口支援一直发挥着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度的作用,但是对口支援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实施过程比较随意,缺乏稳定的机制,需要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目前理论界关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还不太成熟,对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方面的阐述,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在构建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还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可操作性较差。十八大以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比较热门的话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


第 2 章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


2.1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横向转移支付属于再分配的范畴。转移支付是财富在几个主体之间的使用权的无偿转让,在我国转移支付主要是指财政转移支付,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可以使得上级资金将自己的资金分配给下级,以及同级之间的财政资金的分配。资金的再分配可以调节地区间贫富差距,减轻初次分配的不公平。其中横向转移支付是财政收入在同级政府间的再分配,在我国主要有各省之间、各市之间、各县之间和各镇之间为同级政府。横向转移支付属于属于财政制度。转移支付从资金的来源到去向以及具体的分配行为都有政策条款和法律规则。转移支付制度的妥善运行的良好基础是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确立了财权的具体分配,奠定了政府间实施转移支付的基础,从而也为横向转移支付的实施做了准备。

2.2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支付制度要通过法律来规定。这是因为财政法定主义是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必然要求和合理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活动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也就是财政必须以民主为基础。因此财政法定不仅以财政民主为基础还同时是财政民主的具体体现。财政民主也是以财政法定为实现途径的,即公共财政所涉及的一切事项都应由法律所规定,在我国法律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能直接体现民主性。同时财政法定能够使得人民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使得预期能够实现。因而,在财政法定主义原则下,公共财政所涉及的一切财政事项都应该由法律来具体规定。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要保证客观性和效率,就应当对转移支付的幅度以及转移支付的参与者的确定,以及转移支付的分配过程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保证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规范,使其能够有效实现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地区间财力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

第 3 章 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5
3.1 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15 
3.2 我国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可行性........ 24
第 4 章 德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借鉴...............25
4.1 德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介绍.........25 
4.2 德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借鉴..........26
第 5 章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30
5.1 构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设想............30 
5.2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资金运作路径设计...............34 
5.3 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路径的实证模拟................38
.

第 6 章 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6.1 完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将散乱的均衡性转移支付都归为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规范和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取消这种会扩大地区间差距的转移支付,实际操作时设定一定的年限,逐步取消。并将有能力起均衡作用的转移支付归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可实现宏观意图的项目归为专项转移支付。不仅如此还应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逐步实现因素法,选取一个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影响公共服务的因素,在收入能力测算时,全面衡量地方财政能力,测算标准财政支出时,不仅考虑公共费用等指标,还应考虑人口密度、人口构成差异、人口、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地域面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地理环境状况等客观因素差异引起的需求差异等指标。测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就可以确定转移支付额。同时采用因素法可以增加转移支付的透明度,,降低转移支付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减小了政府转移支付的难度,各级人大方便监督转移支付资金的去向。

6.2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责任,事权划分不清晰将导致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困难,影响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想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首要条件就是能建立彻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而要想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需要合理明晰地界定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事权划分的一个重要准则是公共服务的属性,按照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划分事权,对于惠及全国人民的公共服务,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对于仅仅对地方有好处的公共服务,应只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也是分清事权的基础。事权划分可根据公共服务供给层次,比如那些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的公共产品或者对跨地区的、影响重大的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则主要由由中央、各地政府按责任按比例共同提供,对于那些仅仅惠及本地区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在投资方面要明确政府的权限,地方政府要尽量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然后主要提供基本类的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应该集中于长期性的,对国计民生有利的项目。
......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且解决了下几个问题。对口支援是否属于横向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在经济、政治、法律和行为学角度的理论解释是什么?是否有必要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及我国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是的可行性?我们能从德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中得到哪些可借鉴的经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要怎么设计?相关的配套措施有哪些?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为我国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构建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评估方法、立法、运作路径、组织方式和绩效评价制度。(2)界定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范畴,并且确定对口支援属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但是对口支援的范围大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3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3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