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9 16:35

第一章绪论

本文着力从艺术类高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对比中找到艺术类高考生的恃征,结合开展德育教育的思考方式,深入研究针对艺术类高考生最有效德育方法、途径和措施。另外,从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的角度,找出德育工作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难融合的本质。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真正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德育工作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开展遇到的困难。纠正意识落伍、认识不全的主观问题;思考资金不足、课时紧张、压力巨大等客观难题的解决路径。这对把握民办教育德育工作规律,探索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途径,建立专门民办非学历教育德育教师队伍,构筑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课程体系等都有一定的意义。1本文在选题、研究、行文中力求突破和创新。在概念界定上理清了一些权威文献未有定论的概念,比如说,民办非学历教育的完整概念在行文中不可回避,但权威未见详细描述,笔者结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表述,整理归纳了民办非学历机构教育的概念。又如,对艺术类高考生相关概念的描述,"艺术类高考生"一词虽然大家耳熟能详且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媒体还是书刊都在广泛使用,但是对"艺术类高考生"的概念至今没有权威定义。行文中笔者查阅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界定。本文对类似未有权威界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尝试想探索,希望这些基础性工作能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启示、参考和帮助。

........


第二章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芝术类高考生概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竞争上看,非学历教育机构层次丰富、数量众多、竞争激烈。随着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表现不俗,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当前各地的非学历教育事业总体看来发展健康,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国民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如今,各地区非学历教育数量很大,中小学课后辅导班为例,这些辅导班依托居民小区、中小学校而存在,甚至一座大型小区内就有数家课后辅导班存在,因此每个行政区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数量都是巨大的。同时,非学历教育层次丰富,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从胎教到博±都有非学历教育的涉及。社会越是发展,社会分工就会进一步细化,投射在教育领域,表现在非学历教育上,就会出现越来越多为提升人们认知,优化人们生活而存在的教育内容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投入到纷繁精彩的非学历教育领域,非学历教育的市场性也就更加凸显,也就带来了激烈竞争。由于非学历教育受地域性影响很大,可福射的有限区域内,生源竞争导致各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激烈争夺。高等学历教育即民办离校,可以在全省范围,甚至全国范围内招生,可通过国家统一高考录取新生。而非学历教育的招生工作,基本上按市场竞争规律运行。需要明确,有竞争不一定是坏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有序的良性竞争会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2.2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特征

从专业差异的角度看,艺术专业加试种类丰富,报考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艺术类高考生的天赋、性格、思维等方面皆存有明显差异,这导致其德育发展程度水平不同。如,舞蹈专业和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在德育认识必然会存在差异,理解角度上也会侧重不同。舞蹈专业用肢体途释思想,考试的时主要考察肢体天赋、舞蹈基本功、情感把握等;而艺术史专业主要考查对艺术理解、艺术发展史以及艺术思考等。隔行如隔山导致的差异性必然会投射到的德育领域,也会具体表现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身上。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需要在德育教育方面把握住基础性,用基础德育使不同生源的德育水平大致拉齐,保持平衡。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只能以德育基础性来面向不同生源德育水平多样化。

第3章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问题 .........18

3.1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对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缺乏全面认识 .........18
3.2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对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缺乏有效考核 .........20
3.3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缺乏教育资源 .........22
3.4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缺乏良好环境 .........24
第四章民办非学历教育讯构艺术类离考生德育问题 .........26
4.1树立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正确育人理念 .........26
4.2推进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制度建 .........28
4.3提高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教师德育水平 .........30
4.4构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和谐德育环境 .........32
结语 .........36

第四章加强民办非学历教育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4.1树立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正确育人理念

具有专业背景、懂得德育原理、科学严谨的德育师资队伍是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德育师资的问题,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引进师资;引进的师生数量比是多少;对民办非学历教育的德育师资的准入有何要求;如何保障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师资的地位和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均处于无人认真思考,没有丰富经验,未被社会关注,未曾正式提及的状态。甚至提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教师专业化"或者"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专业化德育教师配备"这一命题有没有具体实施的可能性、可行性还需要深入思考和具体调查。关于德育师资来源问题看可从三个方面引进吸纳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专业师资队伍。

4.2推进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制度建设

目前德育教材并不少见,说明我国重视德育教育,一大批学者专家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为公办学校设计编写的德育教材。这些教材教学周期长,讲授内容多,理论成分重。同时,这批教材更注重普遍性、普适性,很难兼顾到特殊性和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难以靠民间力量自主研发、编制,只有在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姐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建设。同时,面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德育的特殊性,要进行专项课题研究,编写教材需要调研周期、实际案例。新问题不能用老思维方式、旧思想去应对,脱离实际且不符合当前民办教育机构具体情况的德育教材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重视实践性,突出应用性,若编制的德育教材不符合实际,不仅不能促进民办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反而徒增负担。在德育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也曾出现过脱离实际情况,落实措施走样的现象。应该吸取以往教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问题,面对新情况。
.......


结语


同时,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要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先发现问题,才能认清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尤其是对发展势头强劲的新事物,要允许其在发展中改正问题,在发展中探索经验,在发展中自我完善。要注重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在充分认识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调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各方面积极因素参与到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中来,人人重视德育,人人参与德育,人人服务德育的良好氛围。虽然目前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无法做到对德育工作的全面认识,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同时还面临教育教学资源不集中不充沛,德育环境环境不优越不理想等问题。但是如果能树立正确育人理念,有效的推进德育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全力构建和谐德育环境,我国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对艺术类高考生的德育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随着我国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艺术类高考生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并且这一事物再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必然会形成针对性突出,实效明显的各种具体德育方法。同样,特定的德育对象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德育研究领域还可以在研究新问题的时候再一次明确以往积累的德育经验,引发新的思考。德育理论正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得以完善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69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