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年》中的西藏形象研究
摘要
《西藏一年》是以中国西藏为背景的人类学纪录片,其以客观而公正的眼光,采用纪录片所特有的表达手法,以生活细节和点滴表达着西藏所特有的人文与社会特色,以一种极具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形式表达和展现了西藏的独特形象,这在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该纪录片也以足够真实的内容讲述了导演眼中的西藏形象,其以纪录片特有的纪实手法真实的展现了现实中的西藏,极大程度的塑造了西藏在国际范围内的良性形象,起到了远超预期的外宣作用,对于西藏社会、人文、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深远价值。因此,本文提出了对《西藏一年》中西藏形象的研究,通过对纪录片中表达的西藏景观、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等内容的分析,解析该纪录片中所展现的西藏形象,评价该纪录片外宣价值的本质。
关键词 西藏印象;西藏形象;塑造和传播;社会价值与意义;真实客观;态度
Tibetan image research of
Abstract
Tibet a years is to China Tibet for background of anthropology documentary, its to objective and just of vision, used documentary by unique of expression techniques, to life details and drip expression with Tibet by uniqu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features, to a very with literature value and art value of form expression and show has Tibet of unique image, this in anthropology documentary of history Shang has is important of value and meaning. Meanwhile, the documentary with sufficient real-world content about the Director's image in the eyes of the Tibet, its unique in documentary documentary approach real show the reality of Tibet, greatly shaped the benign image of Tibe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role play far exceeds expected outreach, disse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society, culture, national culture has a profound valu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image of Tibet in one year, through documentary expression of landscape, histor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ibet, content analysis, resolve the Tibetan image of our documentary, evaluating the documentary nature of the publicity value.
Keywords Tibet image shap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social values and significance; the real objective;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价值与意义 1
1.3文献综述 2
1.3.1人类学纪录片发展与概念研究 2
1.3.2《西藏一年》相关研究 3
1.4研究方法与思路 3
2 美丽西藏:人文与自然 4
2.1人文与自然形象的塑造 4
2.1.1人文西藏 4
2.1.2人性积淀 4
2.1.3壮美景观 4
2.2多样化与真实性的西藏常态 5
3 变迁西藏:历史与当下 6
3.1西藏发展形象的塑造 6
3.1.1经济与社会发展 6
3.1.2文化教育发展 6
3.1.3人权发展 7
3.2以大众视野为中心的历史变迁表现 7
4 文化西藏:民族与宗教 9
4.1多元文化形象的塑造 9
4.1.1传统地域与宗教文化的保留 9
4.1.2现代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9
4.2对独有文化的尊重展现了更真实的西藏文化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期,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再将GDP增长作为核心发展目标,也逐步开始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现代化审美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形象多以视觉文化为内在符号进行塑造。改革开放后,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步入高速发展期,国家政府开始逐步重视文化实力的提升,例如国家形象构建等工作。在现代审美发展中,形象的塑造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来实现,而其中影像是最为有效的媒体之一。李春阳先生曾在研究[1]中指出,宣传媒体所塑造的区域形象是一种相对复杂且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了区域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形象层面,一般而言,通过文字、图文等平面媒体很难实现区域形象的完整塑造和展现,而影像媒体则兼具各类媒体的优势。而《西藏一年》在形象塑造上的成功恰恰说明了影像媒体在形象塑造上的优势,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总结该片在形象塑造上的特点,为我国国家与地区形象塑造提供参考。
人类学纪录片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建国后人类学纪录片的实践相对较少,无论是影视制作者还是电影受众群体对于该纪录片类型的了解都十分有限。85年人类记录学片被介绍到我国后才出现了少量以“抢救少数民族文化”、“完整塑造少数民族形象”的人类学纪录片,这类影片为民族文化保留、少数民族外部形象构建提供了重要基础,也成为了少数民族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国内人类学纪录片的发展来看,无论在数量还是观众规模来看,其影响力都远不如国外。孙书云拍摄的《西藏一年》是近年来国内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优秀题材之一,在国外的评价也相对较高,具有典型的代表价值,因此本文选择该片来研究人类学纪录片在区域形象塑造上的价值与特点。
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的爆发式发展为大众媒介的成熟、影响力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其也逐渐成为大众了解和认知外部事物的关键渠道,由此也成为了形象塑造的有效工具。视觉媒介形象传播效力远高于其他媒介,,其能够更为直观、真实的展现目标的实际形象。在我国长期坚持内宣向外宣传导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体制等因素,以往的西藏外宣形象长期受西方媒体片面报道的干扰,效果通常不理想。使得话语权被西方媒体牢牢掌握,在媒体对藏问题的对外宣传疲态中,《西藏一年》纪录片自发布后却引起国内外受众的强烈反响和热议。这也正是《西藏一年》这部纪录片在外宣上成功的证明,由此,本文提出了对该部纪录片中所展现的西藏形象进的研究,探讨其与真实西藏、外媒想象中的西藏有何异同,基础分析结论总结如何以纪录片的形式宣传西藏文化,扭转西藏、中国政府在外媒中的形象。
结论
新中国自建立以来,西藏的外宣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导致西藏问题时钟处于敏感地带,这也使得西藏问题成为一些意图分裂中国、破坏中国安定的群体常以其为矛头抨击中国的人权、社会等问题。以往与西藏相关的纪录片大多无法真实、完整的塑造和构建西藏形象,国内以往与西藏相关的纪录片往往不够生活化,而国外的西藏纪录片则大多针对西藏的个别问题进行讨论,这类纪录片都无法做到对西藏形象的整体构建。
而《西藏一年》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其通过多元化的要素、多样化的视角展现了西藏最底层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也以此表达了西藏壮美的自然景观和至美的人文景观;通过对多个西藏普通群众的真实生活记录,描写了西藏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下所展现的内在抉择,一改以往外媒对西藏“落后”、“未开化”的描述;同时也对西藏独有的民族和宗教文化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不但丰富了西藏的多元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在多民族发展中的平等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特点。另外,《西藏一年》在制作方式上的多元化保证了其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该片投资方为西方媒体,拍摄者书云也在英国居住了21年,在国内外均有相应的作品创作,更是有过藏语学习经历,拍摄团队中也有七位是藏族人。这种独特的、多元化的制作团队不仅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对立问题,同时也能够保持对西藏形象的真实记录,保证了影片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这种制作方式也更有利于西藏形象的外部塑造与传播。
《西藏一年》完整的塑造了西藏的真实形象,展现了最真实、最贴近生活和人民的西藏形象,有着几位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同类型人类学纪录片而言,这种真实而全面的形象构建方案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对于国家在西藏问题的处理而言,这种全面的区域形象构建方法也是同样适用于政治性区域宣传和文化传播的。
本文编号:169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