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Inventor 教材设计与开发—— 初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案例研究
第 1 章 绪论
App Inventor 平台的出现正符合这一时代背景,它是一个关于云端的、可拖曳的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环境,它将枯燥的编码转变成积木式的拼图,使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变得简单而有趣。虽然不懂得编程语言,同时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手机软件,具有零基础、无门槛、组件多、功能强和出错少等特点。这在对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校课程内容,改变书本知识现状,改善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国内有近 10 所高校开设了 App Inventor 课程,但在中学开设相关课程的却很少。[2]我们结合中小学教学经验与 App Inventor 的研发目标——使学生在信息科技世界里成为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来探讨适合中学生的 AppInventor 教学模型,编写适合中学生的学习教材。
......
第 2 章 App Inventor 简介与教材理论基础
2.1 App Inventor 简介
App Inventor 的主要特点如下:(1)在线开发功能。MIT App Inventor 应用开发平台的“在线开发”功能是其一大特色。该开发平台是基于一个网站的形式架设在谷歌服务器上的;用户只需注册一个 Google ID(即谷歌邮箱的账户)和可以访问谷歌服务器的网络就能够随时登录该平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而用户创建的应用程序工程都将保存在该平台上。只要有网络,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把握突然闪现的灵感,并进行设计以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MITApp Inventor 第二版开发网站则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甚至是手机上开发 App 软件(即应用程序),但前提是必须安装有谷歌服务器组件。(2)可视化设计界面。MIT App Inventor 吸取了 Visual Basic(VB)的控件式界面设计思想。在 MITAppInventor 的设计界面中,用户基本上用鼠标就可以实现程序界面的设计,与 VB 的设计界面十分相似,左侧“Palette”为所有组件面板,含了基本组件、媒体组件、传感器组件、屏幕布局组件、乐高机器人组件等,而且这些组件都已经封装好了。2.2 App Inventor 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
笔者在为学生设计教材的时候,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算数能力(Reading,Writing,andArithmetic——3R),还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已经从专业学科领域走出来,科学等领域,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时刻刻有计算思维。就像你要出行,你就会做计划,这就是一个计算思维的过程,你要根据客观条件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类似于计算机要根据硬件来解决问题。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概念化和基础的,不是单纯的程序化的机械技能,App Inventor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正好能够起到学生“计算思维”的作用。笔者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设计了一个自然语言向编码语言转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先要将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分享,然后再将它转化为编码语言,即 AppInventor 脚本模块。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不会因为单独的去学习代码模块而抑制了思维现象,也不会因为只是空口描述而丧失了学习编程语言的本质。第 3 章 App Inventor 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概述 .........11
3.1 学习者特征分析........113.2 教学目标的设计.......12
3.3 教学内容的设计........12
3.4 教学模型的设计............. 14
3.5 学习评价的设计.........16
第 4 章 App Inventor 教材章节编写.18
4.1 《第二章 我的电子相册》的编写......18
4.2 《第三章 单词大作战》的编写.......22
4.3 《第四章 个性记事本》的编写............27
第 5 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34
5.1 研究总结..........34
5.2 研究创新...............34
5.3 研究的后续工作..............35
第 4 章 App Inventor 教材章节编写
4.1 《第二章 我的电子相册》的编写
首先找到照片素材,保证照片的大小统一,并且需要命名,例如:1.jpg、2.jpg、3.jpg、4.jpg。然后需要通过 Media 面板将这些照片上传。电子相册界面为:上方图片(Image 组件)显示照片,下方为“上一页”、“下一页”按钮(Button 组件),需要将两个按钮显示在同一排,比较美观。图 4-1-2显示了这个电子相册应用在设计界面中的截图,按这个图来创建水平布局组件,并在最后添加提示(Notifier)组件。Image 组件的属性应设置为 Picture:1.jpg,Width:320,Height:250。Button1的属性 Text 应设置为“上一页”,Button2 的属性 Text 设置为“下一页”。Screen属性 Title 设置为“电子相册”。如下表格 4_1_2 是整个 App 创作所需要的组件及功能说明。
4.2 《第三章 单词大作战》的编写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呢,来检测一下自己的成果吧!1. 你能够描述出 Spinner 组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吗?2. 如何将单词发音与正确答案进行匹配,你是如何设计的?3. 播放单词是随机的,而非按照某种顺序,所以随机数的使用非常重要,还有什么案例会用到随机数呢,请你列举一个。想必家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音符“12,3,4,5,6,7”的发音,从这七个发音中随机挑选出一个给你听,你能判断出是哪个音符吗?请同学们借助本节课的所学,通过 App Inventor 这个平台,制作一个用来听音辨音符的应用。相信你能够做到的,行动起来吧!......
第 5 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本课题研究是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已有的App Inventor 代表教材,设计开发面向初一年级学生的 App Inventor 学习材。在文中着重介绍了教材中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以此探究基于 AppInventor 教学案例的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设计。笔者首先确定了教材的框架、教材内容、章节体例、格式要求和研究案例,共设置了八个章节,章节体例包括七个部分,将计算思维方法和编程案例操作实践相结合,确定了各章节的案例选用和内容安排。App Inventor 模块化编程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机安卓应用程序开发的门槛,使学习者能够非常愉快地进入移动应用开发的大门,它可以锻炼学习者的逻辑思维与计算思维能力,尤其非常合适在中学生这个群体推广应用。本文提供了面向初一学生 App Inventor 教材的一种编写方式,希望给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但是 App Inventor 在中国中小学校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5.2 研究创新
当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这为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创设了有利的条件。App Inventor 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知识和技能的创造者,而非只是获取者。当今,国内外众多地区和城市都开设了 App Inventor 特色课程,但是学习对象往往不分群体,仅仅将初一学生作为学习对象的教材非常少。因此,探索面向初一学生的 App Inventor 课程与教学,对于创新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69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