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研究
1 引言
通过访谈,对比国内发达地区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现状可知,目前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状况相对滞后,,受制于人均 GDP 和人口密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场地设施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时,晋南地区高校的体育传统仍然是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为主,网球这种新颖、小众的体育项目开展情况不理想。因此,作者选择晋南地区高校作为研究对象,以期能为网球教学在该地区高校更加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参考。教学系统的要素论是由著名的教育学家李秉德先生最早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七大要素组成,并且这七大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①。因此,想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就必须全面的、系统的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前人对于网球教学活动的研究很多,但是大部分人在研究影响网球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中往往只针对教学系统的某些要素进行研究,很少有人进行全面的分析。网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系统乃至教学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集体育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七大要素为一体的有机复合体。因此,想要对网球教学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就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去全面研究与分析。
.......
2.1 研究对象
以晋南地区(临汾市、运城市)普通高校网球教学开展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其中的四所高校——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以这四所高校中网球教师、选修网球课的学生等为调查对象。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设计了两种问卷,分别针对从事网球教学的教师和学习网球课程的学生进行个体调查,通过调查获得数据资料。问卷的发放采用了本人亲自发放、过网球教师间接发放等方式,针对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情况,对晋南地区四所高校(山西师范大学、山师文理学院、运城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的网球课教师和学习网球课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教师问卷 9 份,学生问卷 400 份。回收后,去除无效问卷 ,教师有效问卷 9 份,有效回收率 100%;学生有效问卷 372份,有效回收率 93%。为保证本研究问卷的有效性,在对问卷初稿征求意见并多次修改后,请了10 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全面评定审核,对问卷做出”很合理、较合理、一般、不太合理、不合理“五级程度的评价。从专家的评价结果看(表 1、表 2),调查问卷所列的问题能反映研究的需要,具有有效性。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2.1 研究对象............ 122.2 研究方法................ 12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4
3.1 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开展基本状况与分析........... 14
3.2 学生因素对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的影响 ............ 21
3.3 教师因素对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的影响 ......... 23
4 结论与建议 .. 35
4.1 结论 .................. 35
4.2 建议 ........... 3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开展基本状况与分析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 9 名网球教师中,从事网球教学年限在 1——10 年的有 5 名,占总人数的 55.6%;10——20 年和 20 年以上的分别是 3 名和 1名,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33.3%和 11.1%。这说明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师网球教学经验普遍不是很丰富,不利于网球课教学的开展,但这一部分教师是未来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师中的主力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年龄优势,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老教师则要发挥“传、帮、带“的纽带作用,将自身的教学心得与体会分享给青年教师,共同为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的开展奉献自己的力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前行,网球教师除了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而教师的学历正是对一名教师受教育程度和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很好的体现。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发现: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为 6 名,占 66.7%;本科学历的人数有 2 名,占 22.2%;大专学历的人数只有 1 名,占 11.1%。这说明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3.2 学生因素对高校网球教学开展的影响
网球运动是一项讲究文明、重视礼仪、予人快乐和友谊的运动,从刚开始的贵族绅士运动发展至今,一直重视内在的涵养。这与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发展的需求高度吻合。学生虽然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也具有自己强烈的价值观念,且这种价值观体现在追求时尚、展望未来的前瞻性,是健康向上、不断进取的人生观,这样的价值观念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正确培养学生的这种观念,使其成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不竭动力。学生对网球的认知程度会影响到他对网球课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积极进取的认知取向会促进学生对网球运动产生兴趣,产生的这种兴趣会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认识和接触网球运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网球的重要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网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网球课的兴趣,这样,不仅促进了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终身网球”思想的重要手段。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 76.34%的学生对网球有很大的兴趣,虽然他们对网球的了解不多,但正因为这样,才说明学生的主观意识中,对于网球这项时尚的运动是充满向往的,说明高校网球教学开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教学场地因素对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的开展影响比较大,普遍存在场地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的状况,不能满足学生对网球场地的需求,打击了学生学网球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师不能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方法单一不灵活,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影响了教学效果。部分非网球专业的教师网技术存在不足,示范动作不标准、从事网球教学的年限不足、经验不丰富、备课情况不理想等使得网球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不高,制约了晋南地区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很高,但于自身技术水平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网球课课时不足、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网球场地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部分选修网球课学生学习情况不是很好。4.2 建议
所调查的四所高校,网球课所教授的内容虽然不一样,课时安排也差异不大,但课程设置方式基本都以一学期作为一个完整地教学周期。这样的教学周期较短,而对于网球这样一个对技术较为复杂的教学项目来说,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周期内不会学到太多的技术,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的技术动作;除此之外,这四所高校开设的网球课均为基础课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有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但对于基础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来说,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学习。因此,高校应该酌情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方式,可以尝试开设以两学期作为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课程,同时,除了网球基础课程,还可以开设网球提高课程,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69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