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绪论
大学生作为国家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人才资源,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乃至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前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转变之中,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提高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生活飞速变化的现在,高校所承担的任务比过去更加的突出、沉重我国的高等院校是传播和生产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是用重要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塑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场所。作为一种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重大使命。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思潮的相互交织,使得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政治立场动摇、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不良现象,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困境,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由此可见,站在时代与国家发展的高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是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本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研究线索,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论证,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
第一章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辨析
一、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况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是一种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文化。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呢?目前,我国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理论角度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多种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经。有的认为,校园文化仅仅是与学生的文学性与艺术性相关的实践活动;有的认为它既非课内活动,也非课外活动,而是通过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熏陶、启迪大学生,以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以有的认为它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等。综合相关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他们论述的内容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界定过于片面化,对其外延并未得到完整阐述。二、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相对集中、知识层面高、思想较活跃,具有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等方面的特点,不但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而且也将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此外,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将对校园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共中央2004年第16号文件)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具有身份的双重特性:一方面,从教育者施教活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表现出客体身份的一面,成为教育者认识、观察、教育的客体,是教育者为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改变的对象;另一方面,从接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来看,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则以主体身份出现,从被动的客体实现了主体性发挥,实现了客体主体化过程。由此可见,二者的主体具有一致性。第二章校园文化在商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19
一、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所取得的成绩....9二、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所存在的问题....21
第三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商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原则及路径…….36
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原则....37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髙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路径....38
结语....49
第三章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原则及路径
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需在"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基本上充分发挥其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中,校园绿化美化布局、文化设施、社团组织等属于"硬件"建设,校园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术氛围、文化必理等则属于"软件"建设。二者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硬件"建设为"软件"建设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软件"建设是"硬件"建设的条件,二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是一种无形、潜在、隐性的为量,润物细无声地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而良好的"硬件"与"软件"建设是高校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引擎,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开拓的助力剂,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一定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缺一不可。也要做到在立足各高校实际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校园现有资源,不断増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也要防止"硬件"上去了,而"软件"处于落后状态。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作用的路径
富有极强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无疑是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良药。倘若高校思政教育只是按照传统教育方式一味地被简单地重复、应付检查式地开展,不开展创新模式,势必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死板化,那么到头来其效果或者微乎其微、或者背道而驰。因此,为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有选择性地改变传统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模式。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引起比较热烈的争议,文章提到,在大众娱乐时代,网民的关注点集中于娱乐明星身上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日益増加,可通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放松自己,但是对国家政治人物过于僵硬的宣传方式同样值得反思。.....
结语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大力倡导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趋势,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新模式的高校校园化存在着娱乐倾向偏重、功利意识偏浓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这种形势下,健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摆在髙校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己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本上,通过结合问卷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作用状况加以分析,即从其积极作用和面临的困境两方面加以阐释,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坚持原则与解决措施,以期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169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6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