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 ESD 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

发布时间:2016-11-11 07:55

1 前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它在解决人口、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发挥巨大的作用,正向着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新型知识体系,更加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由于生物学科研究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有生命的物体,所以,初中生物学教材蕴涵着大量开展 ESD的内容。仅以《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其中的了解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等主题,,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应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延续和发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也是未来社会对人类的基本要求[23]。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为 ESD 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生物科学是一门以生物体、自然环境、实验为主的学科,它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初中生物教材中隐含着大量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本研究在了解七年级学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使学生初步具有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最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广大一线生物教学工作者对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为教师运用 ESD 的观念和思想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将认知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使其能进行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从自己的角度掌握、理解知识[25]。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七大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它是学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 ESD,使学生树立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并能主动践行,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建立起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有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两种类型,经验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主,并认为把学习与学生兴趣、愿望有机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这样的学习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成长[26]。所以,教师在进行 ESD 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内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而能自觉践行这一良好行为,深刻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实现自我价值。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维果斯基,他认为学习者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二是在外界教育的帮助下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高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为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学习者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学习者正在发展的过程。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渗透ESD 也是如此,从学习者自身观念的发展入手,不能满足其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而是应该看到学习者正在发展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其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所提升。

3 研究内容及方法.................10

3.1 研究内容...............10
3.2 研究方法..................10
4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及 ESD 内容分析............................... 12
5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 ESD 的实践研究...............15
5.1 渗透 ESD 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态度与行为水平..............15
5.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 ESD 的教学策略及案例设计......................18
5.3 渗透 ESD 前后问卷结果比较分析.............35
5.4 渗透 ESD 后访谈结果分析.............. 38

5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ESD的实践研究


5.1 渗透ESD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态度与行为水平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吉林省长岭县某中学初中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 228 人,女生 118 人,男生 110 人,男女性别比例约为 1:1。对其发放关于可持续发展测试的问卷(共 228 份),收回问卷 206 份,回收率约为 90.4%;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 196份,有效回收率为 86.0%。表 5-1 示初中七年级学生可持续发展认知情况,可以看出学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水平相对匮乏。除了第 4 题“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作用”的答对率接近 80%之外,其余的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世界节水日期”、“家乡的农田灌溉方式”及“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及“所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答对率都比较低。这样的答题结果,与教师在教学中 ESD 的渗透不够充分有关。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对 ESD 的渗透。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 ESD 的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为例


5.2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ESD的教学策略及案例设计

基于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认知情况、态度与行为水平的调查,得知学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笔者在接下来一个学期的教学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探究式、情境体验式、自主—合作式等教学策略,对其在课程中渗透 ESD。ESD 在教学中实施要遵循以下 5 个原则:发展性原则:即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启发性原则: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参与性原则: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设置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在参与中掌握相应知识;渗透性原则:将各学科内容与校园环境、社区文化等协调配合,形成 ESD 合力。批判性原则:即发展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对自己和所处环境的现状进行批判性思考,认识问题的本质原因。
.......


6 小结与建议


(1)渗透 ESD 前,仅有 39.3%的学生答对“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有 35.2%的学生知道“世界节水日期”。可见,学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水平相对匮乏,一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并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的匮乏及不重视渗透有关。由于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知识,导致学生的相关态度水平相对较低,如:仅有 51%的同学对“是否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绿化校园劳动”持有正确的态度。也正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态度端正率也比较低,也就导致了很多错误的行为表现,通过调查发现:仅有 29.6%的同学经常购买无磷洗衣粉,大部分学生都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可见,学生行为的正确率也比较低。初中生物学科隐含着大量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而青少年阶段又是养成良好行为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对学生渗透 ESD 是必要且可行的。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70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70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