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关于衣锦还乡的歌_语文版7年级上6单元作文:木兰衣锦还乡

发布时间:2016-11-16 15:48

  本文关键词:木兰衣锦还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篇一:语文版7年级上6单元作文:木兰衣锦还乡

语文版7年级上6单元作文:木兰衣锦还乡

古道上空传来阵阵战马的嘶鸣。最前方依稀看见一位身着盔甲、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她正用劲挥舞着马鞭,奔跑在这崎岖的古道上。

这位归心似箭的女将军就是远近闻名的花木兰。话说十几年前,木兰家中接到可汗征兵作战的军贴。善良、孝顺的木兰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承受征战之苦。木兰一纤弱的女子,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斗中,她奋勇拼杀,战功赫赫地凯旋归来。面对诱人的功名利禄,木兰不为所动,义无返顾地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

木兰衣锦还乡的消息传到了她所在村庄,整个村子就沸腾了。村民们脸上都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喜庆,木兰的家人更是喜上眉梢。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木兰的双亲互相挽扶着去迎接闺女的到来,村民也簇拥着去迎接远到而来的军队,凛冽的寒风呼啸着,而两位老人和村民们的心却比什么时候都烫。听!一阵马啼声由远及近地传来。顿时,道路飞扬起漫天尘埃。突然,这片迷茫中飞出一匹矫健的烈马,花木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扑进母亲的怀抱里。动情地呼唤着:娘,兰儿回来了,您的兰儿回来了!母亲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爱女的面颊,片言未吐,却已泣不成声。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在场的人,无一不被这一场景所感动。小小村庄到处彩灯高悬,爆竹声声。木兰的姐姐妆扮一新地迎出来,望着眼前的这位威武的将军,真是又惊又喜。小妹!姐姐!久别的姐妹紧紧地握住双手。姐,怎么不见小弟?他呀,在忙着呢!姐姐神秘地指指后院。木兰听到了霍霍的磨刀声,来到后院。阔别10余载,往日的小淘气已长成一个英俊强壮的大小伙子。为了给姐姐洗尘,他正在杀猪宰羊:报告花将军,一切准备就绪!木兰望着小弟,脸上笑开了花。

篇二: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巾帼英雄

小作者主要讲述了,木兰为了替父从军,准备军装的过程,关于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如下,请大家欣赏。

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巾帼英雄

一日,木兰对着门口织布,他的布老是织错,织错了拆开再织。如此反反复复,被他的爸爸看见了,便问木兰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木兰答:哦,没什么,我没什么心事,只是昨天见到可汗征兵的名册上,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如果您去参战的话,家里的重担不都要落在母亲身上了吗?所以我想代替您去战场上打仗。父亲惊异,忙说:怎么可以,你一个小女子怎能去打仗呢?更何况那些官员们又怎会同意呢?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唉木兰激动地说:我何不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呢?可是这样迟早会被人发现的呀!父亲焦虑的说,父亲这个就不用你担心了,女儿自有办法。可可可是父亲你就别可是不可是啦,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去准备了。那好吧。 于是木兰女扮男装买了马匹、马具,不远万里来到了战场。

数年后,木兰立下了战功多次,可汗赏赐了许多金银财宝,问木兰还有什么请求,木兰只希望能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可汗答应了她的请求,并给了他最好的千里马。

当木兰家人知道木兰回来了个个激动不已。爹娘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她;木兰的姐姐也画上最好的妆,戴上最好的首饰准备迎接木兰;木兰的弟弟已经开始飞快地磨起刀来,准备杀猪宰羊,做一餐丰盛的饭菜为姐姐接风洗尘。木兰进了自己的房间,,穿上以前的衣裙,贴上装饰,出门迎接战友们,战友们一见木兰是女的,都慌了神说道:与你一起作战了这么多年,到今天才知道你是女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同学们,语文版七年级上六单元作文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小编在这里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篇三: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一)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一)

一、积累和运用(22分)(未标明分数的皆为2分)

1、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yùn) xīn)

Bhuǐ)wǎng)

C、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朔气传金柝(tuò)

Ddài) fǒu)

2、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相委而去(丢下,抛弃)

B

C、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学业上陷入困境)

D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几项是( )

A、巴山楚水 剪烛西窗 儿女共占巾

B、扑朔迷离 君向潇湘 敏然众人矣

C、磨刀霍霍 巴山楚水 默而识之

D、沉舟侧畔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4、用原文回答问题(4分)

A、《木兰诗》中写木兰在北方艰苦生活的句子是:。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

5、朗读下列诗句,节奏不恰当的一句是()

A、城阙/辅/三秦 B、今日/听/君/歌/一曲

C、扬子/江头/杨柳春 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4分)

(1)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通”

(2)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

7、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分析有误的项是()

A、何有于我哉 “哉”相当于“呢”,表示反问。

B、宁可以急相弃邪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C、不亦乐乎 “乎”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8、解释句子有误的一组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38分)

(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作者,____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4分)

10、“与君离别意”,中的“君”指。(1分)

11、“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意思是。(2分)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13、点出杜少府出发地点的句子是,将宦游之地的句子是____。(2分)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4分)

俱:欲:

15、区别下面句中加下划线字的古义和今义(4分)

本所以疑 所以:古义:今义:

疑: 古义: 今义:

(三)《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论语》的“论” 字读 _______,它是记录及其

言行的书。(3分)

17、课文里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2分)

__。(2分)

19、第一则用了_______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2分)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

(四)

读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21、“离别家乡岁月多”一句和我们学过的同题另一首诗中“”一句意思相同并相照应。(2分)

22、在此诗中,指的是哪些人“人事半消磨”?(2分)

答: 。

23、诗中3、4两句,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想?(2分)

答:

三、作文(40分)

先在下面这个题目中的横线补充一个表示心理感受的词语,如“愉快”“兴奋”“伤心”“痛苦”等,然后把那一天.......

发生的事情和你的感受写下来。

题目:让我 的一天

注意:1、中心要突出,写出重点来。2、注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机的结合起来。3、通过环境描写或侧面描写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感受。4、字数在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B2、B 3、A B 4、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B 6、(1)不——否(2)火——伙 7、C 8、C 二、文言文阅读 (一) 9、《送杜少辅之任蜀州》 王勃 唐 初唐四杰 10、杜少府 11、无须,不要 12、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咫尺、 1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二)14、一起 想要 15、所以:古义:……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疑: 古义:迟疑 今义:怀疑 (三)16、lún 孔子 弟子们 17、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排比、反问

20、略 (四)

21、少小离家老大回。

22、既指作者,也指家乡的人。

23、诗人虽然离别家乡数十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他的心头,也反衬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

三、作文(略) 1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二)

一、默写(1—6题,共12分)

1、儿童相见不相识,

2、

3、扬子江头杨柳春, 。 。数声风笛离亭晚, 。

,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千古绝唱,其中人们最欣赏的诗句是

。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

二、古诗阅读(7—9题,6分)

读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7、“离别家乡岁月多”一句和我们学过的同题另一首诗中“ ”一句意思相同并相照应。(2分)

8、在此诗中,指的是哪些人“人事半消磨”?(2分)

9、诗中3、4两句,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想?(2分)

三、文言文阅读(10—25题,共32分)

(一)《论语》六则(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分)

罔:殆:

1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2分)

(1)人不知而不愠:

(2)默而识之:

12、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3、用课文原句回答:(2分)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14、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2分)

15、升入初中的你,一定感到了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是那样的不同。结合 《〈论语〉六则》,请你谈几点学习的体会。(3分)

(二)期行(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2)相委而去:

1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8、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2分)

19、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2分)

20、“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回头”,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为什么?(3分)

(三)乘船(共10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2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辄: 携:

22、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有一人欲依附

②遂携拯如初

2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①幸尚宽,何为不可?

②宁可以急相弃邪?

24、华韵、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猜测一下华韵难之的理由或当时的想法?(2分)

25、假设你是一位道德裁判,你将如何判断两人高下?并简述理由。(3分)

三、作文(26题,共50分)(两题任选一题)

26、(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埋藏于灵魂深处而又时常折磨着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毒素,聚积多了,时间长了,对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因而,请你勇敢地走入阳光地带,亮出自己的灵魂来。用文字表述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代诗歌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一、默写(1—6题12分)

1、笑问客从何处来。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杨花愁条渡江人 君向潇湘我向秦

4、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古诗阅读(7——9题,6分)

7、少小离家老大回。

8、既指作者,也指家乡的人。

9、诗人虽然离别家乡数十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他的心头,也反衬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

三、文言文阅读(10——25题,32分)

10、w?ngd?i

11、愠:怨恨,心里不满 识:记,记住

12、略

1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

15、略

16、期:约定 委:丢下,抛弃

17、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18、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9、言之有理即可

20、略

21、zh? xi?

22、欲:想、要遂:于是

23、略

24、略

25、略

三、作文(26题 ,50分)

26、略


本文标题:语文版7年级上6单元作文:木兰衣锦还乡
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


  本文关键词:木兰衣锦还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77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