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内蒙古中小学图书馆(室)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发布时间:2016-12-09 15: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小学图书馆(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小学图书馆(室)作为学校信息资源收藏、整理、传播和利用的中心,必将成为学校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重要阵地。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配备、管理与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国际国内有关组织和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2003 年,教育部组织专家修订了其 1991 年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后的文件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教育部 文化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 号)进一步指出新时期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深远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区域和校际不均衡现象明显,影响教育公平,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和研究成果,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强调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地位和作用,在依法治教的思维框架下,呼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与应用方面的有关要求,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笔者从事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近 15 年,从事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工作 5 年多,在教育硕士学习的 3 年过程中,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有意识地进行理论研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工作,致力于寻找解决内蒙古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今后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


1.2、研究的方法
本文根据论文撰写需要,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按照选题方向和拟解决的问题,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常用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资料,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文根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选题方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文献,既包括教育学原理类专著,也包括各类介绍中学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的书籍,同时重点查阅了近年来各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和各有关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的一线图书馆(室)工作人员撰写的经验交流和问题反映类论文。文献的查阅和资料的积累使作者认识更加全面,对国际组织、国外地区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做法有所了解,为论文的撰写奠定了一定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引发深入思考。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法的一种细分类型,也叫“书面调查法”或“填表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调查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向有关部门或人员发出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请求填写相关数据、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帮助调查研究者获取信息材料的一种方法。本文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编制的“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建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校卷)”和“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建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地区卷)”为工具,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管理和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从学校基本情况、图书馆(室)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图书馆(室)基本情况、馆藏文献资源情况、图书馆(室)管理基本情况、图书借阅情况、对所在学校图书馆(室)藏书质量的整体评价、图书馆(室)信息化建设和条件保障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获得了有关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现状的比较全面的资料。作者结合实地考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汇总,列出了中小学图书馆(室)在整体建设规划、馆藏信息资源建设、配套设施设备配备、馆员队伍建设、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围绕管理者对图书馆(室)的价值定位、图书馆(室)利用率、经费投入机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制约中小学图书标准化建设与发展的因素。3.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实质也是调查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主要指研究者为弄明白真相,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去目的地进行直观的、局部的、详细的调查。笔者为了验证问卷调查得来的有关数据,结合工作需要,实地查看了全区 7 个盟市的 120 余所中小学校和个别的特殊教育学校,验证纠正了部分问卷调查数据,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卷当中没有反映出来而又客观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内蒙古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图书馆(室)国家标准政策文件宣传贯彻落实不到位,导致馆舍设计建设不规范
配套设施设备缺乏总的来说,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是有标准可依的,但在实际工作,落实成了一个大问题。一是相关标准宣贯力度明显不够,不能实现上传下达,基层管理部门和学校不知道有标准;二是部分管理者和学校领导有消极思想,先是不想落实,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学校领导往往在抓“主要矛盾”,而落实标准经常被认为是次要矛盾,往往是忽略不计了;三是标准无法落实,落实标准需要投入,尤其是缺口较大的学校,难度可想而知,与其无法投入,不如等靠要了。
................


2.2图书馆(室)馆藏资源建设配备工作常态机制不健全,导致馆藏资源建设不达标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信息资源建设配备工作至关重要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03)、2011 年《教育部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配备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二〔2011〕1 号)和教育部 文化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等都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信息资源建设配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目前中小学图书馆(室)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地方中小学图书配备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常态机制,图书采购程序不规范,图书质量堪忧,导致一些内容不健康、质量低劣、盗版、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塞进了中小学图书馆(室);一些地方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购置经费严重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常规配备模式,,主要依赖项目配备,“多年不配备、一配管多年”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者主观重视不够,客观上经费不足。
...................


第三章 解决内蒙古中小学图书馆(室)标准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26
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室)标准化建设工作 ..............................26
(一)认真组织学习,不断加大国家标准和政策文件宣传贯彻力度 ............26
(二)明确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建设步伐 ..................................26
第四章、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室)管理水平 ............................29
(一)加强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29
(二)完善措施,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29
第五章、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室)使用效率 ..................30
(一)推动全面应用,切实发挥育人功能 ..................................30
(二)延长开放时间,加大学生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培养,提高利用率 ........30
(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实现阅读活动经常化 ..................31


第五章 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室)使用效率


(一)推动全面应用,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创新学校图书馆(室)空间布局,设置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图书走廊等多种阅读空间,配备智能阅读设备设施,为学生创造开放便捷的阅读环境。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不断优化馆藏资源比例结构,了解掌握学生阅读需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围绕深化课程改革目标任务,倡导学科教师自觉利用图书馆(室)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整合馆藏资源,推进图书馆(室)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广泛参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二)延长开放时间,加大学生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培养,提高利用率严格落实有关中小学图书馆(室)开放时间的规定,确保每天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对师生有效开放,鼓励适当延长并向社会开放。要适当安排一定课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选择和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科教师深刻认识图书馆(室)的作用、功能,制定措施办法,鼓励任课教师自觉利用图书馆改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组织力量积极开展针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科研引领。征集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学案例和先进教师典型,开展推广交流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改进图书借阅方式,简化图书借阅手续,将馆藏资源移位至楼层、课堂,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方便师生便捷取书、有效阅读。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形势要求,加大图书馆(室)资源与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度,开发出全新的教学资源。


结 语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区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整体滞后,与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为此,要加快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进程,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纳入督导评估,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带动书香社会建设。由于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有限,深入调查研究不够,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管理与应用方面经验有限,故各方面的设置和建议的提出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对问卷调查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多,有些数据没有一一跟学校进行核实,数据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而且数据调查是在 2013 年进行,现在的情况会有些变化,新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08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08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d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