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政策社会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6-12-12 07:43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随着 1999 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指出,“我国教育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的比例也逐渐提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却在下降。北京大学某文科院系 2009 级 1 班的班长陆铭出身农村,家境贫寒 ,品学兼优。在他看来,进入中国这所顶尖大学的同龄人大多数应该和他的情况相似。但是当他得知全班同学共 60 多位,但是农村籍学生仅仅为 5 个时,极为震惊。①微信圈中一篇名为“努力就可以上北大清华吗”的文章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的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披露:一个孩子能进北大清华,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努力,“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②值得更加关注的是,寒门学子的比例会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而减少。“如果人生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身体素质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
..................


1.2 核心概念
 农村学生在本研究中,对“农村学生”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个标准。第一,按照家庭出身,即现行的户籍制度来确定的。现行的户籍制度将全部人口分为两大类: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非农业人口是指脱离了农业生产的城市人口。从建国以后直至 80 年代的户籍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相配合的,其缺点是限制过严、过死,是一种固定的、僵化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按照一般的规律,一个社会在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我国的户籍制度却人为地设置许多障碍,特别是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移动,规定“农转非” 的人口比例每年不得超过 1.5‰。90 年代后,政府减轻了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但是户籍的差别依然具有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机会的限制上更为明显。在本政策中,明确提出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地区,要根据《国务院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规定的批复》(国函〔2008〕60 号)有关要求,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年度《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确定考生户籍地区范围。第二,根据近年来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规定,计划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和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的学生,因此,本研究中的“农村学生”特指“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实施区域内的具有农业户口的学生。

............................


2 历史进程中的“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与政策选择 


2.1 建国初期的“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与政策选择(1949-1976 年)

1949 年,出任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由于我们的国家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以工农为主体......我们的大学校,也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工农青年大大开门......。”①而后,向工农开门成为我国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基本招生政策。政府通过政策干预,将更多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给工农。虽然在招生政策上向工农倾斜,但是由于他们本身拥有的文化资本有限,因此,农民进入高校的机会总体来说,相对较小。为了增加工农进入高校的比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50 年以后,政府优先考虑分配工农干部、干部,此外,还有加分的优惠,那些工农速成中学的考生每科平均增加 10 分,总分增加 50 分;而产业工人、工农干部每门增加 15分,总分增加 60 分。在 1951 年全国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提出,“发展和提高工农教育,......培养工农等知识分子。”1952 年,在《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 1952 年的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从制度上保障工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每所综合大学要设立工农速成中学。②1954 年,承担培养任务的这类高校录取在职干部和工农速成中学毕业生占该类新生的 80%左右。③根据 1956 年的招生办法,工人、农民等在低于一般考生 20 分左右时应优先录取。④1960 年《教育部关于一九六零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提出“大量吸收在职职工、干部和公社社员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可以选送一部分到全国重点学校学习,以便使全国重点学校工农成分学生的比例迅速增长。

........................


2.2 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与政策选择(1977-1998 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思想主导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1977 年高考恢复,高考招生政策中个人学业成绩彻底取代家庭出身,优异的考试分数是进入大学的最重要标准。此时,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确立为对学生的德智体进行全面考查,择优录取。在强调学习成绩之下,优异的高考分数是进入重点大学的资本,对于这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招生政策,增加了在知识获得上占据有利的群体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相应的削弱了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的比例。由于以往招生政策标准的影响,导致人们对知识的轻视。因此,要确立学业成绩作为选拔新生标准的高校招生政策,首先要确立知识的地位和价值。1977 年5 月 24 日邓小平作出指示,要求一切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后,知识的地位得以确立,并为知识作为衡量能力的标准做了铺垫。在恢复高考之前,针对要不要进行文化考查、如何考查以及谁可以参加考试的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1977 年九月,当时的教育部长提出要理直气壮抓好文化考试。1977 年 12 月 10-12 日,高考得以恢复举行。国家、政府贯彻执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确定录取名单”。此政策成为今后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


3 当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出台的背景 .........................................................27

3.1“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出台的问题源流 ....................................................28
3.1.1 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持续下降................................................................28
3.1.2“读书无用论”等开始在农村抬头 .................................................................30
3.1.3 一些教育政策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备受争议........................................30
3.2“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出台的政策源流 ....................................................33
3.2.1 政府................................................................................................................34
3.2.2 学者及两会代表............................................................................................34
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的执行分析 ..............................40
4.1 当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执行成效 .......................................................40
4.2 当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演进路向分析 ...............................................41
4.2.1 政策的价值定位:逐步彰显对农村学生的精准性和补偿性....................41
4.2.2 政策目标的实现模式:从单一向多渠道转变............................................43
4.2.3 政策执行手段:从强制性执行向沟通、协商与合作的方式转变............44
4.2.4 政策体系:从局部的调整向多方面完善的转变........................................44
5“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的教育公平反思 ...........................................................55
5.1“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中的补偿性思维 ....................................................55

5.2 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过程反思 ...............................55


5“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的教育公平反思


5.1“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中的补偿性思维
补偿性教育是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为了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教育权利,而实施的各种性质的补偿教育计划,提供合适的补偿项目。其实质上是为了消除现实中的教育不平等问题,而对弱势群体在教育上予以补偿和弥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农村教育、农民教育“欠账”较多,极不平衡,大大的影响了农村学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其次,现阶段的高校招生制度尤其表现在高等教育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合理与不平等的现象,比如各种加分政策等,更加加剧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不平衡。在这些背景之下,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以至于农村学子难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实现阶层之间的纵向流通。因此,须通过政策来保障农村学子受教育的权利,增加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从政策上的倾斜来弥补农村学子能力和知识的不足,从而改善农民的教育现状。从 2012 年到现在,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通过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以及地方专项计划,对弱势群体予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补偿。从显性上来看,大大的增加了重点大学农村生源的比例。但是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在提高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还要坚定的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公平,从根本来改善农村学子在知识等方面的短板。目前,例如北大、清华等一些重点高校,在着力提高农村学生比例的同时,还制定了农村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的培养计划,努力消除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虽然农村学生的后续培养措施未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但是期待这些高校的成功经验能够推广开来,形成“蝴蝶效应”,进而从实质上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


结束语


公平和效率虽然在一定条件下相抵触,但从根本上来说,二者是统一的。一项政策,不仅要考虑到效率,还要兼顾公平,当需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时,笔者认为首先是要维护公平。而正如前文所言,公平包括三个维度,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及结果的公平。在教育起点得到平等保障的同时,也要强调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公平。本文梳理了历史进程中“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与政策选择,分析当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尝试研究“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教育公平视野中反思此政策。对于此政策,笔者有一丝的担忧,在防止政策走样、权力寻租的同时,也要警惕新一轮的高考移民和反向歧视。由于笔者知识面的限制,还有很多没有厘清的地方,有待深入思考。对于本文的撰写只是笔者对于当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政策的一个阶段性思考,还存在许多漏洞或者以偏概全的问题,我将继续努力,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思考与完善。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10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10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a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