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小学教师生存状态实证研究---以咸阳市秦都区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等教育政策的提出,使科技和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位,中国教育从此发展迅速。同时,国家大力倡导尊师重教良好风尚,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教师队伍比较稳定。国家提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2001 年起推行的新课改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些教育政策的提出使学生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促使教师迅速改变教学思想和理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生存状态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未来发展,从而影响到社会上家庭的稳定和谐,同时,学校发展,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叶澜指出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最终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因此教育在关心学生的生命成长同时,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教育质量能否提高取决于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水平(叶澜,2001)。因此,在关心教育的过程中,要把聚焦点放在提高教师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状态上来。小学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小学教师承担着人生的启蒙教育、培养学习习惯等重要任务。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看重应试教育成绩的大环境下,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非常多。这个时代迫使小学教师自身要做出改变,谋求新的发展方式。因此,给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以关怀,促使其改变,以促进整个教育系统循环的良性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
......................
1.2 选题缘由
2014 年 11 月 19 日咸阳新闻报道了咸阳师秦都区彩虹幼儿园老师用针扎小孩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进行系统内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纪律作风大整顿,对全区老师体罚学生敲响警钟。这次会议要求各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学习和并进行深刻自我反省,牢记校园安全,坚决杜绝体罚学生,会后要求各教师完成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及并上交心得体会一篇。此事件引发秦都区教育界教师哀声一片,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老师们又多了一份“课后作业”。出于对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额外工作压力的思考引发了笔者对教师这一群体的关注。笔者曾经有过 7 年的工作经历,工作单位性质是城郊小学,地处繁华都市边缘的城郊小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教学对象来源广泛,城郊小学教师与农村和城市的小学教师在工作方式、工作效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家政策扶持农村小学教育,择校热烘托了城市小学的优势地位,而处于中间地带的城郊小学被人们忽视,冷落,城郊小学教师的生存处境尴尬。笔者基于对城郊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身心压力,生存困境等方面的同情与关心,选择城郊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笔者的孩子在城区学校就读,通过作为家长的身份笔者可以了解到城区学校教师生存的一些概况。笔者回农村老家,可以看到农村小学的校容校貌非常显著的变化,加上笔者分配工作前在农村小学一年多的工作经历,使笔者对农村小学教师有许多了解。笔者通过和这三类学校教师的聊天,可以了解到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个人职业追求、工作满意度等生存状态的方方面面。城郊小学教师言谈中透露出的抱怨、不满等,促使笔者有必要进行城郊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城郊又叫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新建成的小区周围的郊区地带,在经济、技术和文化方面与城市联系非常密切,但在体制上又实行农村管理。(许月明,梁山,,1998)。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郊是许多外来流动人口的暂住地,租房、卖地收入是城郊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城郊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本研究中的以咸阳市秦都区的近城郊为地域研究对象,主要以城中村所在地为城郊研究范围。 城郊小学城郊小学指地处城市周边郊区,离市区较近的小学(唐蕾,2010)。城郊小学在位置上属于农村学校和城市小学的中间范畴,但在本质上属于农村学校性质,在管理上又参照城区学校管理模式,是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的学校。本研究中所指的城郊小学只包括政府公办性质的完全小学。秦都区的城郊小学分布在古渡办事处辖区,陈阳办事处辖区,渭滨办事处辖区,沣东办事处等辖区内。“生存”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中的解释为“保存生命,与`死亡'相对,有活着的意思,将“状态”一词的解释为“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因此生存状态可以理解为:人或生物在保存生命时表现出来的形态。陈慧博认为:“生存状态是生态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生存过程中,生物体受到自身及外界因素等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综合状态。”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已有文献显示,关于当前教师压力强度的研究已经有了大约一致的结论。主要有Dunham(1976),Natrass(1991),Traver and Cooper(1993),和李军兰,李金碧(2005)的研究。首先,关于教师压力的强度,Dunham(1976)研究发现教师当今教师压力更重,Traver and Cooper(1993)研究发现教师压力比一般人群都高(转引自邵光华,2002)。李军兰,李金碧(2005)研究表明教师是一个高压群体。通过这些研究,笔者可以了解到当前教师压力大。李军兰,李金碧(2005)还对教师压力在 6 个因素(婚姻、学历、教龄、职称、地区、课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该研究较之前的研究更深入了一步。其次,教师压力会产生的不良后果。Natrass(1991)认为压力最先会让教师产生心理问题。可见教师的压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学者 Pettegrew and Wolf (1982),Blase(1986),郝振君(2005)刘维良,钟祖荣(2005)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压力来源广泛。对于压力来源的数量多体现在 Blase(1986)和 Fimian(1982)的 研究中,他们分别整理出了10 类和 13 类压力源,都认为教师所处的环境、组织、外界期望等作为压力的主要来源。Pettegrewand Wolf (1982),刘维良,钟祖荣(2005),郝振君(2005)他们均认为教师压力与认为教师的角色、职务有关,教师工作的超负荷,学生的安全,都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同时,刘维良,钟祖荣(2005)和 Blase(1986)认为工作压力与教师个人因素有关:包括负面情绪、追求完美的人格等,Zingle and Anderson(1990)也持此类观点:他们认为教师的压力水平与自身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有关。牛利华(2003)认为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教师自身的性格,专业化水平和应变能力等。可见,教师的压力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客观外界的压力和教师的自身因素。
...........................
3.1.研究问题.........................................................................16
3.2 研究方法..................................................................................................16
3.2.1 文献法......................................................................................16
3.2.2 问卷法.....................................................................................16
3.2.3 观察法.....................................................................16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19
4.1 城郊小学教师队伍基本资料...........................................................19
4.2 城郊小学教师的客观生存状态部分...................................................................... 22
4.2.1 城郊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 22
4.2.2 城郊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 24
4.2.3 城郊小学教师的生活方式.......................................................................... 27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45
5.1 研究结论.....................................................................................................45
5.1.1 城郊小学教师的客观生存状态较差................................... 45
5.1.2 城郊小学教师的主观生存状态不佳............................................... 45
5.2 改善城郊小学教师客观生存状态的建议.................................................46
5.2.1 改善工资....................................................46
5.2.2 优化环境................................................................46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笔者本次研究中在咸阳市秦都区范围内的 8 所城郊小学共发放问卷 324 份,其中有效问卷 301份,问卷的可利用率为 97.52%。现将这 301 位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汇总如下:表 4.1 城郊小教师基本资料信息汇总表类别 选项 人数 占总人数(301)的百分比(%)年龄 20 岁及以下 2 0.6621---20 岁 61 2031---40 岁 149 49.541---50 岁 75 2551 岁及以上 14 4.65教龄 1---2 年 17 5.653---5 年 24 7.976---8 年 35 11.638 年以上 225 74.75学历 其他 3 0.99中专 5 1.66大专 75 24.92本科 214 71.1硕士 4 1.33性别 男 45 14.95女 256 85.05职称 暂无职称 38 12.62小学二级 74 24.58小学一级 141 46.84小学高级 38 15.95班主任与否 是 155 51.5否 146 48.5毕业院校 师范类院校 258 85.71非师范类院校 43 14.29上述表格是笔者在问卷调查之后得出的城郊小学教师资本资料汇总表。(1)从年龄来看,城郊小学教师队伍中有 49.5%的教师年龄在 31-40 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年轻教师偏少,占 20.66%。据笔者调查了解,从 2008 年起,秦都区就没有再组织过招教考试,所以 08 年以后进校工作的年轻教师多为无编制的临时代课教师。2)从教龄来看,教龄在8年以上的城郊小学教师有74.75%,教龄不超过5年的教师只占13.62%。说明城郊小学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有相当的教学经验,可以胜任教学工作。(3)从学历来看,本次调查中有 71.1%的城郊小学教师学历为本科,24.92%的教师学历为专科,城郊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可以胜任小学教育工作。虽然很多年纪在 30-41 岁的教师第一学历不高,但都通过学历补偿提高了自己的学历,能胜任小学教学工作。(4)从性别上来看,城郊小学女教师占总人数的 85.05%,小学教师队伍中缺乏男教师。根据笔者调查记录得知,在 W 小学的 30 名教师中,男教师仅 6 名,男女比例 1:5.这中比例属于是调查中男教师较多的学校。20 名主课(语数英)老师中仅有 2 名是男老师,占主课老师总数的 10%,另 3 位男教师教体育,还有一位担任学校书记兼品德课。据笔者调查了解,城郊小学男教师的心愿是当领导,因为在城郊小学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领导不带主课,不当班主任。城郊小学生在校长期面对最多的就是一群女教师,有调查显示,女教师影响过大,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以及个性发展的不完善。城郊小学教育需要更多的男教师介入教学。(5)从职称上看,城郊小学一级教师占 46.84%,高级教师占 15.95%,反映了城郊小学高级职称名额之少。
结论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10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1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