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4 21:48

1 引言

20 世纪 80 年代末,许多西方国家在基础教育中掀起了一场“评价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有其实质意义上的特征,即由质性评定整合逐渐代替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也转为以发展评定为主,其甄别功能地位下降;评定过程方面,无论是学生解决问题得出最终的结论,还是学生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都应该被视为是同等重要的。在此次改革运动中还呈现出许多新型的评价办法和观点,如“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个人内差异评价”等[10]。这些都为日后建立一个将评价应用到教学中、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质性教学评价提供理论基础。1990 年以后,发展性教师评价体制最先在英国开始传播,这意味着教学评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评价机制把教师平日里的工作表现、课堂上的教学表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学校未来的发展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11]。然而,学校的未来发展势必得依靠其校内的教师和学生,所以评价关注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所需要的。

......


2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近年来许多教育专家在积极探索与建构主义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设计理论和相应的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相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着非同凡响的意义:(1)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应把学生的学习置于重要地位,即学是主题。(2)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所制定的标准必须是明了准确而又实际客观的。(3)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方法多数意义上通过学生自评来实现。(4)课堂教学评价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定性和定量彼此联系起来,以便互相弥补缺陷[33]。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做到将学生当作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学生必须及时、有效、积极主动地反馈信息并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得、运用和完成意义建构。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比较注重教材的编制,强调在教材编制中,要遵循便于学生自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原则进行编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有效的辅导,并且能够创建合适的情景和条件,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由此可见,教师的基本功能与作用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依旧是传授知识,设计、组织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只不过,在此过程中,教师由以前单纯的讲授转变为主动倡导学生学习、主动与学生进行合作、主动咨询学生,由以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师生地位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互相沟通、互相帮助的平等地位。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课堂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实现对教学时间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支配[36]。

2 理论基础..................5

2.1 建构主义理论.......................5
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7
2.3 多元智力理论...............8
2.4 后现代主义...............9
2.5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10
3 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研究.................. 10
3.1 研究对象........................ 10
3.2 研究方法.....................11
3.3 研究技术路线...........11
3.4 研究结果...............11 
4 结论和讨论.............. 41
4.1 结论...............41
4.2 讨论...............42

3 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研究


3.1 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是笔者任教的 XXX 学校初一年级 4 个班 200 名学生,学生入学时成绩相当,且四个班都是平行班。选择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方面,选取的是刚开始上生物课的初一学生,不会受到之前已获取知识和已形成学习习惯的干扰;另一方面,初二年级进行生物课的结业考试,而初一年级学生没有太大学习压力,调查结果较接近正常水平。期中考试后将课堂教学评价应用到学生活动中去,实施三个月后进行调查和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应用研究


3.2 研究方法

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文献查阅法:通过 CNKI、超星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等资料信息库,查看多篇有关课堂教学评价、尤其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专业文献,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访谈法:从所查文献中收集各种信息,并针对笔者任教初中学校特点,制定访谈提纲,对受访教师进行访谈,对使用量规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可行性以及教师的看法进行调研,归纳和分析访谈的结果,为其今后的实施提供借鉴。案例分析法:选取 3 个典型案例“开花和结果”、“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流动的组织—血液”,通过评价量规将课堂教学评价融入到教学中,转变成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问卷调查法:课堂教学评价以量规的形式引入课堂 3 个月后,将问卷直接发给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 34 个选择题,分别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实验操作技能、探索和查寻问题能力、学生和教师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方法等七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态度、期望值和课堂教学评价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调查完成后进行问卷回收并整理和分析归纳。
......


4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将课堂评价量规引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中进行应用,通过访谈调查、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和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评价量规的引入督促学生进行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互评互助,课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考试成绩的前测和后测分析表明,成绩由研究前的接近年级平均水平变成研究后的高于年级平均水平。(2)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学生能够以量规作参照,对其学习行为进行规范,还能够结合老师与同学的评价,及时收集与学习行为相关的反馈信息,对现有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3)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教学中,学生参照量规主动思考,并与组内成员或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与评价,规范实验操作,从而提高操作能力。

4.2 讨论

将教学评价以量规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改变,由以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为现在以学生为主体,主动思考和独立完成,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最终教师与学生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灵活运用量规,准确进行评价,使之成为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素质的有力工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在今后加以改进:1.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课上要做到收放自如。收的太多,学生的自主性不宜发挥;放的太多,课堂秩序容易混乱。2.在互评环节中的学生之间评价有时不能够做到完全客观公正。3.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生物学科,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时容易钻牛角尖,,打破砂锅问到底,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控,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4.在个别班级中,部分学生不能按量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教师在量规应用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12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12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