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以鄂伦春族为例
第 1 章导论
1.1.1 少数民族发展的现代化思路
现代化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望。早在晚清时期,由于主权的丧失、国土沦丧,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我国的知识分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富国之想旨在通过努力,转变传统思想,进行政治整合,实现生产、生活、教育、科技的全面现代化,这也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实现富强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经历当时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这一梦想和努力在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之后的 20 世纪 50 年代初才恢复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场规模浩大的社会现代化工程在第三世界展开。此时,中国开始了像现代化转变的尝试。在新中国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参考当时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在选择上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发展思路:
简单归纳起来说,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弱势民族群体在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土地权而努力抗争的时候,中国通过一系列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已经有了明确的社会地位保障,各民族之间实行平等的政策,土地均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民族社会政策体系,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建构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工作方法上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改进,但总体的社会政策框架已经形成并对民族发展产生了不可逆的深远影响。正是由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民族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和效果,因此对这一政策体系、框架进行影响评估才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促成本文研究的一大重要现实背景。
......
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来看,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发展问题,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他们是怎么样的”,“他们需要什么”。一个民族真正的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应该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民族成员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由此,在我们探讨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问题时,重要的不是急于寻找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而是弄清楚究竟应该发展什么。想当然地以主流文化包办代替是无论如何不会真正实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同时还可能带来新的发展问题,这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的,这也违背了所谓“发展”的应有之意。因此,走近人口较少民族,切身体会他们的生存现状,寻找发展中问题的症结所在,才是找寻其发展方向和途径的治本之法。而就本文而言,研究对象选择了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典型代表之一——鄂伦春族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政策作为切入点,以民族现代化的视角评估社会政策的实际影响,从而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真正的发展方向。选题缘起阐述如下:
生活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鄂伦春族是当地土著民族,以原始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其主要生活区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逊克、嘉荫县和黑河市。“鄂伦春”这个词语在鄂伦春语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山岭上的人”,一个是“驾驭驯鹿的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鄂伦春族目前共有 8659 人。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曾学习使用过满文,现在主要使用汉文。其宗教信仰是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早在建国之初,鄂伦春民族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生产方式主要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鄂伦春民族作为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意义的人口较少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经济生产方式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革:(1)建国后他们首先从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直接过渡;(2)1958 年后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内的鄂伦春族全部实现下山定居,结束了原来几百年的游猎生活方式。这一时期,在政府的规划下其经济生活主要以有计划的狩猎为主,辅以采集、农业、牧业等生产方式;(3)从 1996 年 1 月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禁猎转产”,从此,鄂伦春民族由原来的狩猎经济转变到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结合多种经营的经济类型上来,由此,其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进入到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来。仔细研究发现,鄂伦春族经历的这些巨变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政策变革的烙印。
......
第 2 章文献综述
2.1.1 国内鄂伦春民族研究追溯
鄂伦春族曾经是以狩猎著称的民族,但自从 1996 年放下猎枪,生产方式已从游猎状态改变为定居状态,从狩猎文明改变为农业文明,有关鄂伦春族的研究历史上就是从关注其生产方式开始的。
可以说是对这一民族生存状态的一次集中展示。40 年前作者奔赴大兴安岭鄂伦春自治旗进行田野调查、征集民族文物的实录。这次调查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次重要的民族文物抢救工作,调查的对象是当时作者在国内见到的鄂伦春猎人,调查之后没过多久他们就改变了生活方式,弃猎从农,由猎民变成了农民。因此可以说宋兆麟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叙说最后的捕猎者的生活,它的这本书全面详细地描绘了鄂伦春猎人改变生活方式前的生活状态,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其中还有一些丰富的访谈资料,以及对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精细描写,这为人们了解狩猎采集文明的真实情况和日后进行比较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随着民族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以鄂伦春民族为对象的研究,并且从单纯的少数民族研究(民族风俗、民族历史、民族原始生活状态、民族语言、民族宗教、民族美术等)转向在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比较研究,而人类学就是以研究全球文化中的多样性著称的学科。麻国庆(2003)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狩猎采集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他利用第一手田野工作资料进行论证,提出了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全球化的问题;论文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狩猎采集社会的人类学研究为出发点,对于鄂伦春族经济上的适应与非适应、文化逐渐消失的问题、鄂伦春社会的基本情况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倡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肯定多元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这一研究将少数族群的文化变迁置于更宏大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理解,并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这对本项研究开拓理论视野,进行更深入的反思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
在针对东北亚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研究中,初祥(2000)提出人口较少民族由于自身文化的滞后性,已经远离人类发展的主流,尤其其民族自身并未对现代化有所期望和要求,因此要实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其文化和民族特征的消亡为代价,代之以发展较快民族的文化。只有在人口相对较多、文化先进民族的帮助和引领下人口较少民族才有可能跟上世界发展的脚步真正实现民族现代化。12在对西北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中,闰丽娟(2001)也认为西北人口较少民族自身的落后性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能力素质不足,受教育程度低,进而对国家政策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很难通过民族自身实现现代化。13
综上所述,国内持现实生存研究范式的学者普遍认为由于自身的落后,要解决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问题,更多要依靠外界环境的帮助和政府的扶持,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现代化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摆脱落后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理念下,政府制定惠民政策致力于与其本民族的活力相结合,从外部作用借以提高其自身能力,但这往往将人口较少民族作为被改造的对象,并没有对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给予太多关注,对于如何实现现代化人口较少民族也并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和话语权,因此所谓的尊重民族文化特点也多少显得底气不足,无法实现。由此可见,现实生存的研究范式实质上是将人口较少民族作为客体,将其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试图探求更好的外部环境来促使该民族实现现代化。这种研究范式往往以西方抽象出来的已有的概念来定义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次序,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发展史的形态进行排序。14
相对于现实生存的研究范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的现代性的重要性逐渐被许多学者意识和关注到,更多人开始认同民族传统的重要性,认为在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单纯地强调人的生存需要,而忽略其背后文化需要的重要性,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发展也就无所依傍。费孝通就曾谈到在政府的帮扶政策影响下,鄂伦春民族聚居区的生活已经没有温饱问题,教育几乎不用花钱,但整个社区却缺少生机,不是自力更生的状态。15
......
3.1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说 ................................ 23
3.1.1 人口较少民族概念 ................................ 23
第 4 章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族民族发展 ....................... 43
4.1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评述 ....................... 43
4.1.1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 .................. 43
第 5 章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调查 ......... 61
5.1 托扎敏乡鄂伦春族现代化状况 ......................... 61
5.1.1 社会保障:低保成主要生活来源 ................... 62
第 8 章结论与设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理论一直在不断修正和发展,但其三个特点并未发生实质改变:一是现代代理论的基本结构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性”这对对立的概念上;二是现代化理论的思想脉络都是从 19 世纪后期渐进的社会进化论演变而来,是按西方社会发展模式构筑而成的现代世界发展图式;三是现代化理论多对人类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增长潜力无限。106这些特点说明了各种现代化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教化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变得近似西方”。它们的分歧仅在于对“西方”的定义,以及对什么是达至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有不同理解107。这些现代化理论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府过往的现代化战略。换句话说,这些现代化理论是我国政府采取的现代化战略。具体说,这种发展战略的前提预设是认为人口较少民族是落后的、原始的、生活是痛苦的、不堪的,因此一定要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改造,把他们纳入这种早已定义好的发展模式中来,跟上现代化的历史脚步。这种简单化的预设使得人口较少民族在忽略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被“规划”入国家现代化的大盘中,忽略人的感情世界和价值体系的复杂性,更很少思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政府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则表现为忽视“地方性知识”的简单规划,,政策设计的思维一般只体现了设计者的“乌托邦”设想,脱离对其设计对象的实际情况。
......
结语
从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角度来看,要给予人口较少民族主体性足够的重视,更多关注其文化生存的需要。必须承认,现实生存是文化生存的基础,文化生存目标的实现也会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而增强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全球化浪潮中,人口较少民族不可避免的要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融入社会主流群体,但这种融入必须以尊重其民族主体性,依靠其自愿来完成,不能强制转化。了解其文化发展的动力和人群的主体需求,促进民族本身和外界的文化自觉才是解决其现代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生存是关乎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真心希望通过由研究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营造全社会对这些族群的文化尊重,通过社会政策的完善,更好的考虑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生存的需要,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最终真正实现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34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