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汤外洗联合红光治疗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比较
发布时间:2017-01-31 19:21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疾病,与雄性激素偏高、皮脂腺功能亢进、微生物感染、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饮食、气候等对本病可产生诱发或促进作用。痤疮多发生于面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皮肤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和社交活动,本研究分析了中药外洗联合红光治疗中度痤疮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中医学理论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素体血热旺盛、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诸多因素有关,导致痰湿凝结、肺胃积热,治则以清热解毒、渗湿利水为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120例中度痤疮患者为对象,根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Ⅱ、Ⅲ级为中度痤疮,根据国际改良分类法,Ⅱ级:有粉刺,中等数量的丘疹与粉刺,总病灶数为31~50;Ⅲ级:有大量丘疹与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总病灶数51~100,结节少于3个,常伴有皮脂溢出。研究对象剔除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精神疾病、智力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患者,无光敏史。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6~25岁,平均年龄(21.45±5.33)岁;体质量42~78 kg,平均体质量(57.65±11.76)kg;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4.36±1.05)年。治疗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5~26岁,平均年龄(21.36±5.21)岁;体质量40~80 kg,平均体质量(57.53±11.65)kg;病程4个月~9年,平均病程(4.28±1.12)年。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仪器设备与药物
使用武汉光福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光福7号LED治疗仪,型号GF-RB 200-A,红光波长(630±10)nm,功率100 mw.cm 2。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童诺)规格10 g/支,由武汉中联四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前做一次粉刺清除,具体方法是清洁面部皮肤,以75%乙醇棉球擦拭皮损局部消毒,用粉刺挤压器将开放性粉刺内容物挤出。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治疗,局部涂抹适量,1次/d,于临睡前使用,避免涂抹于眼、口、鼻等黏膜处。
治疗组患者中药煎汤外洗治疗后使用LED红光照射。方用赤小豆10 g、麻黄3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车前子10 g、红花3 g、甘草6 g。上药每天1剂,煎汤清洗皮损部位,每次10 min,早晚各1次[4]。LED红光照射红外在750~1 600 mm范围内,每次照射15 min,每周2次。2组疗程均为6周,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治疗后痤疮皮损减少76%~100%;显效:治疗后痤疮皮损减少51%~75%;有效:治疗后痤疮皮损减少26%~50%;无效:治疗后痤疮皮损减少25%以下。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中药煎汤外洗联合红光治疗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
本研究选取120例痤疮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治疗组患者中药煎汤外洗治疗后使用LED红光照射。连续治疗6周,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中药外洗联合红光治疗中度痤疮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不良反应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种之一,又称粉刺、毛囊炎,因其好发于青少年而被称为青春痘。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毛囊微生物感染、毛囊皮质角化异常、雄性激素水平等密切相关。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表皮游离脂肪酸增生,刺激毛囊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皮损发生后微生物侵入真皮,在毛囊周围造成深部感染,引起严重的炎性反应。临床一般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但是长期应用抗生素易引发菌群失调,增强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维甲酸类药物在痤疮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是一种由异维A酸和红霉素组成复方制剂。异维A酸可抑制角化细胞增生,防止角质栓塞,同时抑制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脂、蛋白产生,从而促使痤疮皮损消退。红霉素外用可降低皮肤脂质中致炎前介质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既能抑制脂质活性,又能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产生抗炎作用。红霉素的抗感染、抑制白细胞趋化等药理作用可减少皮肤丘疹、脓疱。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使用维A酸类药物易导致局部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烧灼感、口干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自拟的中药方剂中以赤小豆为君药,功擅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臣以麻黄发汗解表、温肺化饮。佐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补虚疗风;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解毒;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甘草兼为使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渗湿利水之功效。在局部外治之前采用美容针对脓疱性痤疮皮损进行彻底清创,并以医用酒精消毒,有助于达到祛瘀生新的作用。而红外照射能够发挥消炎镇痛作用,促进细胞的增生和皮肤新陈代谢。
本研究中采用中药外洗加高能红光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治疗者的75.00%(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烧灼感等局部反应为主,症状均较轻微,停药后自行消失。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外洗联合红光治疗中度痤疮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239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