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处理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分析与实施过程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31 19:23
第一章 绪论
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城市,是延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的中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边疆城市。延吉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是联合国开发署拟定的图们江区域开发大金三角中的支撑点之一,是吉林省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热点区,也是我国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经过延吉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延吉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轻纺为主的工业城市,形成了以卷烟、纺织、机械电子、制药、食品、冶金、塑料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许多种产品为国家和省优质产品,远销北美、亚洲等地。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是全国朝鲜族特需用品的重要基地。
延吉市水资源相当贫乏,为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年人均占有水量不足240m3,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及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需水量不断增加。现有的供水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延吉市现状供水能力为11×104m3/d,而建设中的延吉市热电厂生产用水量和延吉市经济开发区生活杂用水水量共计5×104m3/d左右,这将对延吉市水的供需产生极大的冲击。在延吉市城市污水治理工程中,已经铺设了污水截流主干管道,但由于支干管及支管还不够完善,因此,延吉市目前污水收集率还比较低,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不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治理污染的作用。为了能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并要与延吉市排水规划相适应,考虑远期发展要求,建设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也是当务之急。
延吉市目前可能开发的水源有烟集河、朝阳河、依兰河、海兰江、布尔哈通河、地下水等。朝阳河:朝阳河上已建五道水库,正在按10万m3/d的设计标准供水,按流域多年平均来水量1.5亿m3/年考虑,还有开发可能,但是就2006年来的水量、水质方面看,存在水量不足、水质也有恶化趋势,而且供水距离比较长,并需要新建或改扩建水库,工程实际操作难度很大。依兰河:依兰河水质满足饮用水水源标准,但是在枯水期时水量难以保证,而且依兰河河流高程低,需经过水泵提升后,送至净水厂,所需扬程高,水价高,用户的经济能力难以承担。海兰河:海兰河河龙电站正在建设,供水能力为4.4万m3/d,水质只能满足工业用水要求。布尔哈通河:布尔哈通河主要承担两岸的灌溉任务,布尔哈通河在延吉市区段上、下游50km范围内没有修建蓄水工程合理的地理位置,布尔哈通河延吉市段冬季经常断流水质差,只能修建季节性引水设施,丰水期取工业用水。地下水:延吉市全区地下水总蓄量7001.7万m3/a,延吉城区地下水可开采量407万m3/a,2001年延吉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527万m3,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市区内深层地下水水位降至65m。开采地下水满足市区的需水量的可能性不存在,而且正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烟集河:烟集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10万m3,具有水质好,库区地形、地质条件优越,供水距离较短等优点。开发烟集水库水源工程,解决现在城市用水量紧张状态,满足近期延吉市的需水量。在烟集河上游修建的烟集水库为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电和养殖、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水库,工程建成后为延吉市承担1825万m3/年供水任务,其总库容为3539万m3,其中死库容为200万m3,兴利库容为2830万m3,防洪库容为211万m3;校核洪水位为326.12m,设计洪水位324.90m,正常蓄水位为323.85m,,死水位为296.80m,水库工程规模为中型。烟集水库大坝为粘土砖墙土石坝,坝顶高程为326.9m,最大坝高47.4m,坝长308m。通过对烟集河上游地下水、地表水的监测,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水除化学需氧量及总氮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之内。经分析,地表水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及总氮超标和上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有关,通过对上游居民进行迁移、耕种农田及畜牧养殖以及建立净水厂等手段,完全能够改善水质状况,达到用水要求。
综上所述,延吉市虽然水源较多,但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较少,水资源相当贫乏,为严重缺水城市。随着城市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及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需水量不断增加。根据延吉市供水量预测,现有的供水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目前延吉市境内的水资源严重减少、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将是延吉市经济发展的一项严重的制约因素。而即将运行投产的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m3/d,处理后的出水直接排入水体,虽然对水环境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缓节作用,但未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非常重视,在宏观政策上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管理,通过调整水价,征收污水处理费,增强了社会各界的节水意识,同时也给工业企业增加了水费的负担,促使企业增加使用回用水的比例,因此,适时建设污水回用工程,节约饮用水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缺水城市而言,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比开发建设新的自来水水源更为重要,更符合我国贫水的客观现实,中水回用在水资源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与开发其它水源相比,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优势。水源的获得基本上是就地取水,原水完全可以把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作为水源,而无须占用未污染的水资源。这样既可减轻自来水厂由于生产这部分高标准自来水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负担,还可以减少等量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中水系统既不需要远距离引水的巨额工程投资,也无需支付大量的水资源费。节省了处理成本,减轻用户的水费负担,同时中水所得的收入,可以补贴污水处理的部分费用。污水回用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环境污染也得到了改善,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它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是缺水城市势在必行的重大决策。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发建城 【2000】124 号文第1.6条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的指示精神,为综合利用水资源可将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深化处理,使之达到中水回用的水平。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必将促进城市发展,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水回用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安全可靠的。不但可以部分缓解缺水状况,也成为改善和恢复水环境的最优化途径,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延续发展中水回用已势在必行。
1.2.1 国外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2.1项目管理的基本涵义和作用
2.1.1项目管理的基本涵义
2.1.2项目管理的作用
2.2项目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2.1项目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2.2.2项目过程管理的方法
第三章 延吉市污水处理及管网铺设工程项目现状分析
3.1城市排水现状及规划
3.1.1水域污染概况
3.1.2排水现状
3.1.3排水规划
3.2 延吉市处理污水管网工程项目的目的及作用
3.2.1 建设中水回用工程的目的
3.3.2主要建(构)筑物及工艺参数选择
3.3.3沉淀污泥的处理
3.3.4水厂高程部分
第四章 延吉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环境与效益评价
4.1 延吉市污水处理管网工程项目环境评价
4.1.1 本工程建设中将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1.2 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措施
4.1.3 运行期间的环境影响及措施
4.2延吉市污水处理管网工程项目效益评价
4.2.1延吉市污水处理管网项目管理过程的效益评价
4.2.2延吉市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的效益评价
第五章 延吉市污水处理管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延吉市污水处理管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2延吉市污水处理管网实施管理的对策
本文编号:239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