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蒙古族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介入——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
学校社会工作跟儿童教育与青少年教育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当在学生中出现问题时,需要运用学校社会工作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美国的波士顿、哈特弗德和纽约在 1906 年相继创建了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在那时,美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学生辍学率高、男女生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殴打老师、偷窃等一系列犯罪问题。因此,在当时学校教育急需社会工作的配合与协助,成为学校学生工作教育的辅助力量。如今社会工作发展迅速,许多国家的学校都设有这一专业并在不同层次的开展了这项工作。如今,在我国高校学生中也发生了同样的问题,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困扰。诚信的缺失、考试作弊普遍发生、逃课现象严重、情感上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混乱等现象随处可见,致使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持续增加。通过阅读将展现我国当今社会工作现状和表现高校对社会工作需求的相关文献,让我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例如,《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人模式研究》、《略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探析》和《社会工作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探讨》等相关文献,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
第一章 蒙古族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表现
第一节 学校生活有关的心理问题与行为表现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时期的,这使得许多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新的挑战与挫折。有的学生是从小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学习优势,对自己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但进入大学后,大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要靠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话,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因此蒙古族学生也有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缺乏自主独立学习,这样面临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方式的巨大转变,而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目标,所以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迷茫与困惑,导致的缺乏充足的学习动力;另外对专业兴趣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他们上大学填写志愿时不怎么理解要选的专业,导致上了大学后不怎么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因而经常出现情绪低落、逃课或在课堂上不听教师讲课等现象;在大学期间他们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还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并追求全面发展,努力立足于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总有些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也不知如何协调;大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课程,第二节 家庭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
家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社会化中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们生存、活动和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环境,如果家庭的存在和发展健康、正常,就会对整个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就会给社会带许多问题。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重要场所,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
第二章 蒙古族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8
第一节 文化环境影响............18第二节 教育环境的影响 .............19
第三节 家庭环境与自身因素 ............22
第三章 学校社会工作对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 ..........25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25
第二节 典型问题的介入模式 ........28
第三节 建议与预防策略 ..............37
结 语............39
第三章 社会工作者对蒙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总而言之,蒙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纷纷热议的话题之一,关于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精神症问题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而传统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单一形式并不能继续解决现有问题,把学校社会工作这种方式运用到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中,具有必要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校社会工作的引入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要求和学生素质教育需求下必然会成熟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够帮助高校实现高素质的人才教育,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根据内蒙古地区高校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根源,将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相辅相成,进而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管齐下的联动模式,让内蒙古大学生在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中,强大自身心理素质,更好地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第二节典型问题的介入模式
学校社会工作是指在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能力以及促进校园健康发展方面,将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转接过来,旨在形成协调和谐的“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关系链,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经过长期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根植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模式。从介入方法分析,目前针对如何解决蒙古族大学生典型心理问题,个案与小组结合、家庭系统的介入及联合家庭疗法是比较常见有效的方式。
结 语
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自我发展时间比较短,尤其是在大陆内部地区的开展刚刚开始,但是却让他们看到了它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巨大影响。学校社会工作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使得学校、家庭和社区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寻找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生活的能力。如今,他们从高校蒙古族大学学生身上看到的问题与行为,不一定只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产生的,因很多问题的预防工作没有在相应的阶段进行才到了大学期间才变得更显著。这不仅仅只是蒙古族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些探究统计显示其他民族的高校学生也都存在的,只是民族地区的这些问题更具有研究意义。所以说,学校社会工作不是高校的特有方式而应该在每个民族地区的人接受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要开展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弊端。相信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进,会对我国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成就。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39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3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