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权力结构对低碳投资水平的影响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中国低碳政策
由于公众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国内企业在供应链运作环节中所承担的降碳压力也越来越大。最近10多年,中国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十一五"期间,政府已经制汀了一系列降低能源损耗和保护环境的限额控制方案,并获得一定的效果,全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量降低了19.1%。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了今年和明年的节省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方向和方案,着重推进深化节省能源降低碳排放的方向与责任、限制能源消耗量增长等工作。进入"十二五",中国政府对节能环保领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20巧年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需下降16%,并提出进一步推动碳交易、低碳城市等试点工作的要求。下表是"十二五"初期国家低碳要求。
......................
1.2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现状分别从低碳供应链管理,企业技术投资,供应链权力结构三方面进行阐述。
1.2.1低碳供应链管理
第一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是关于低碳供应链方面的研究。低碳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陈剑(2012)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的基础上,开始探究碳排放对供应链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建立低碳供应链,从"碳排放"的科学度量;低碳供应链的物流设计和结构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特点,引入碳交易市场等因素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详细综述。Xia等(2013)在前人综述碳足迹,企业生产优化理论、供应链运营管理与碳排放约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四个可以更深入研究的内容,分别是供应链上的碳排放成本分担与科学的度量方法;低碳经济趋势下,考虑消费者偏好的低碳运作;供应链上的碳排放权最优化配置;节能减排的供应链上动态多周期的运作优化问题。
下面主要阐述低碳供应链协调、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及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方面的文章。
(1)低碳供应链协调
Matthews等(2008)认为实现供应链整体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在于供应链企业的协作,而企业仅仅通过调整战略方向是不足W实现此目标的。朱庆华和窦一杰(2011)分析了主动降碳企业与被动降碳企业在市场上的博弈问题。Plambeck(2012)研究了世界上最大型的公司和新兴公司的运作经验,提出公司在供应链节能减排的约束条件下是可以获利的;另外,回顾和研究运营类管理文献,发现改进目前的供应链碳排放状况,可以产生额外的获利机会,并为发展新的"零排放"的供应能力提供指导。谢蠢鹏和赵道致(2013)研究发现,若供应链企业只从各自企业的视角出发达到的降低碳排放量效果,对比于整条供应链企业共同合作降低碳排放量,是缺乏效率的。Butner等(2008)认为,应该将碳管理纳入到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中,通过高效率协调供应链的过程、信息、产品、资金,从而实现排碳量、服务、成本、质量的有效权衡。
........................
2相关理论基础
2.1供应链碳评估方法
很多倩况下,碳排放降低是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一个典型的产品运作需要经过供应链企业大量的制造和运输活动,供应链中的每家企业都可以在自身运作的项目中投资以降低碳排放。企业的碳核算应包括发生在供应链上的碳排放,例如来源于原材料供应商、组件供应商和外包运输商的碳排放。这是企业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机遇。
生命周期分析被用于定义和测评工业产品的环境影响。LCA已经纳入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而成为国际上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支持工具。根据ISOM040:1999的定义,LCA是指"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具体包括互相联系、不断重复进行的四个步骤: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在评估流程与组织的环境影响的不同方法中,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是最有效的(Chaabane等,2012)。
碳足迹,也称为碳浓度分布,是针对碳排放进行分析的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确切而言,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
3不同供应链权为结构下低碳双源采购分析.............17
3.1现实情境描述............17
3.2供应商主导.................18
4不同供应链权力结构下低碳投资对比分析.............37
4.1供应商主导与制造商主导的权力结构区别.............37
4.2特殊情形分析.................38
5结论...............49
5.1研究成果................49
5.2研究展望............49
4不同供应链权力结构下低碳投资对比分析
4.1供应商主导与制造商主导的权力结构区别
(1)依赖关系
若供应商拥有低成本/具有独特能力/拥有新产品/拥有专利权/拥有秘方等竞争优势,那么此类供应商较容易在市场上形成垄断格局或寡头竞争格局。此时,制造商能够选择的货源不多。供应商属于瓶颈供应商类型,因此处于供应链主导地位,而制造商处于从属地位。
若对于制造商来说,对某家供应商的采购花费很高,并且供应风险很小,那么此类供应商属于杠杆型供应商。杠杆型供应商供应的是标准件,通常而言,同质化程度很高,并且它们所在的供应市场是竞争性的,换言之,采购方可向多个货源采购此类产品。制造商能够选择的货源较多,且采购金额大决定了制造商的议价能力强,因此,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供应商处于从属地位。
.......................
5结论
5.1研究成果
本文考虑如下情形。为了满足环保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利益最大化,供应链企业需要进行低碳技术投资,推出低碳节能的产品。而引入低碳创新技术会对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量产生影响,在供应链需求的不确定性和节点企业利润分配的复杂性影响下,供应链企业决策的难点是:由供应商主导低碳投资还是制造商主导低碳投资能实现更好的降碳效果,及最优的低碳投资水平。这通常取决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博弈行为,而博弈行为又受到供应链权力结构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不同的供应链权力结构,即供应商主导/制造商主导的权力结构对供应商的低碳创新技术投资水平与供应链企业获利水平产生的影响。
本文使用主从博弈模型,引入收益共享机制,考虑一条有一家制造商与两家零部件供应商参与的二级供应链,在低碳经济政策引导及经济利益驱动下,靠制造商为满足环保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环保需求,制造两种低碳水平不同的可替代产品,向两家低碳技术投资水平不同的零部件供应商采购同类零部件。通过制造商的绿色采购策略,激励零部件供应商投入资金改进技术,向绿色供应链转型。本文引入收益共享机制,使用主从博弈模型,通过研究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低碳成品的竞争性(低碳水平竞争与价格竞争)、零部件供应商的低碳投资边际成本等因素对供应链成员博弈行为,即对零部件供应商的低碳投资水平、零部件批发价与成品销售价、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而分析得出不同供应链权力结构对供应商的低碳投资水平与供应链企业获利水平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240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4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