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科学技术在传播中日益发展壮大,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只是硬实力的较量,转而成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一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所谓“硬实力”,是一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其中,,经济硬实力尤为重要。而“软实力”则主要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方面的内容,文化是其核心。文化软实力是一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对国内民众形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文化在世界各国不断传播中对他国产生的吸引力和同化力。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认可,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的助推力量。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一体化,加之科技作为载体的传播力量,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文化经济力。美、英、日、韩等国家充分利用这种经济力,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首先,以美国为例,2013 年美国文化贸易中仅文化服务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比重就已经高达 40%,其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更是迅猛,占其强大 GDP比重近 30%;其次,以英国来说,金融服务业一直是英国第一大产业,如今英国文化产业以其占 GDP 比重超过 8%、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 6%的绝对优势,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最后,以亚洲邻国来说,日本发达的汽车产业是世界各国所认可的,但如今其娱乐业的发展已经超过了汽车产业;韩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国。由此可见,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有效武器。哪个国家在文化发展中占据优势,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会对他国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能够获得它国没有的优势。
........................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概念及内涵的相关研究
1.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研究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约瑟夫·奈(1990)①指出,软实力是一国特有的来源于该国历史文化发展和思想意识、制度等的感召力,它使别的国家效仿该国,并追随该国。王沪宁是中国提出“软实力”一词的第一人。王沪宁(1993)提出,软实力的扩散功能让其散发特有的力量,若一种文化能够被广泛的流传,那么软实力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力量。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广泛流传,总是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态势和发展方向,它可以跨越国与国之间的地理界限,当他国及社会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本国文化时,本国作为文化的创始地也就取得了更多更强的软实力。
软实力的内涵。在我国,较多学者从软实力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探究,但是针对软实力这一概念,诸多学者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黄硕风(1999)认为,软实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包括三方面:政治能力、文教能力和外交能力,体现国家能力的一部分,可以从国内与对外两方面来细分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刘德斌(2001)在借鉴诸多前辈对于软实力的看法后指出,软实力实质上是一种吸引和感化他人的能力,它来自于思想理念、生产生活方式和国内各种规制。周桂银(2008)①也认为,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来理解软实力,内部软实力包括一国的制度、人文素养、文化吸引能力等,外部软实力则包括一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形象、对国际制度把控能力等。张小明(2011)认为,软实力就是吸引力,从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方面来说,它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意识观念、在国际上的国家声誉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召力和作用力。
文化软实力内涵。陆钢(2004)认为,文化软实力作为一国软实力的根本,它渗透在软实力的其他方面,同时也会对硬实力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童世骏(2008)指出,文化软实力是一国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基于文化层面的国家特有的实力。贾海涛(2011)指出,文化软实力实质上就是文化凝聚力与国家软实力二者的综合体,它是一国文化智慧重要体现,历史传统、价值理念、国家之间交往的方法、对人力资本培养和创新方式均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胡键(2014)指出,一国文化的进步为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夯实了根基。但并不是一国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转变成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只有那些经过不断改进、并加之以创新的文化资源才能够在逐步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当前,那些符合一国的活力与创新要求的中国物质、精神以及制度方面的文化,才可以进行直接转化。
.........................
第二章 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构成要素
2.1.1 文化软实力内涵与构成要素
1.文化软实力内涵
关于文化软实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世界,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拥有比其他一切阶级都强大的文化实力。后来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又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虽然两人的观点中并没有直接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专业名词,但实质上他们在论述时已经相当明确地指出:文明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一般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为至少这些的国家在文化方面上具有更大的吸引作用。
文化软实力可以从广义与侠义两方面来理解。侠义的文化软实力是指一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国内民众形成的凝聚力、感召力。骆郁廷(2013)③指出,文化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中产生和成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治国道路实践中做出的创新概括,是推动中国治国实践伟大的精神力量。冯宪光(2014)④指出,文化软实力包括两部分:传统文化包含的文化价值和该文化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再加上采用各种方法对文化进行传播扩散,强化它的影响力,这才是文化软实力的完整概念。陈静,周清宁(2014)⑤指出,文化软实力以我国特有文化为基础,并以政治文化为核心的反映一个国家综合能力,一个民族特色的包含价值取向,民族精神,生活风气,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等一系列基本要素的提高自身和影响他国的能力。
广义的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对国内民众的影响,还包括一国通过经济和对外交往等活动对别国产生的吸引力。黄仁伟(2002) ⑥认为,软实力有内、外部之分,它会产生乘数效应,即若硬实力是常数 , 那么软实力将会成为乘数,它可以扩大、缩减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许军(2004) ①认为,软实力是除了硬实力之外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能力,它能够把他国具有的优点吸收为自己国家的优点,是如今开放经济条件下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中较为新颖的优点。门洪华(2007)②将我国的软实力分为内、外功两类,内的角度包括传统文化与生活理念,外的角度则是一国在国际上的声誉,而国际制度作为连接和跨越内、外功的载体,成为展示和提升中国软力量的主要路径。徐进(2008)③、胡键(2009)④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感召能力。单世联(2014)⑤认为,文化软实力发挥着内外部两种效果,其中,内部效果可以增强一国的竞争力与凝聚力,外部效果可以增强吸引力与同化力。
...........................
2.2 基于文化视角的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2.2.1 国外相关研究理论
早先学者在探究经济学问题时,更倾向于关注人与社会,尤其是那些具有先进文化思维或价值观的人,学者们认为文化会对人的行为举动产生影响,从而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66)①较早阐述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他提出了特定经济人的概念,并认为市场的运转需要有共同的道德观念的约束。斯密所认为的经济人实质是那些思想观念得到全面更新的市民阶层,他们为了实现经济目标,必须遵从规律的制约与道德的约束,从而实现经济与道德的统一。这些经济人所拥有的文化观念就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穆勒(Mill J.S,1848)②认为各国民众的天性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他还指出一国国民的信念与法律规范会促进该国经济发展。20 世纪初,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③在分析国家经济发展时指出,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文化因素对国家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发明家们具有良好道德觉悟和积极进取的态度。他还认为,除了物质方面的动机,人的行为还受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应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经济研究的范围中。在他看来,英国的宗教改革伦理对该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致其成功掀起工业革命的狂潮。刘易斯(Lewis A,1983)①在全面分析影响经济发展因素时指出,经济主体的态度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他认为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产权制度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刘易斯重点对文化影响经济主体行为进行了研究,从个人的行为选择出发,探究了经济增长的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和社会价值取向。刘易斯将观念、态度等置于关键地位,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人们对财富、节俭、创造性等的态度,并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态度分为两类:一是人们对财富的态度,二是人们对取得财富而做出相关努力的态度,即工作态度。鲍尔斯(Bowles S,2004)②研究了不同的个体参与者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如何互动进而演化出统一的社会秩序的。鲍尔斯认为,在不同群体中且偏好不同的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员进行社会交往,在组群内部以及组群之间行动,为协调组群以及组群间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个体通过互动形成一定的规则,也就是制度。因此,制度取决于个体的偏好。与此同时,制度反过来也会影响个体偏好,制度通过群体规范等形式来塑造个体偏好,由此表现出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决定。那么,在这个互动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偏好和制度通过共生演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
第三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发展状况 ............. 20
3.1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 20
3.1.1 中国文化国内软实力发展状况 .............. 20
3.1.2 中国文化对外软实力发展状况 .............. 21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29
4.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及模型的构建 ............... 29
4.1.1 文化软实力变量的选取 .............. 29
第五章 研究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38
5.1 研究主要结论 .........38
5.1.1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均处于上升态势 .........38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及模型的构建
由第二章的概念界定可知,本文是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来对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因此,本文中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相关变量也从内、外两个维度来选取。
4.1.1 文化软实力变量的选取
本文认为,文化软实力是一国文化、价值观念等对内形成的凝聚力、动员力,以及对外产生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在借鉴胡键(2014)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构建了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见表 4.1)。
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基础力量的支撑,只有打好基础,文化软实力才能给稳步发展、不断提升。博物馆数量能够充分的反映一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该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发展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传递着,不断地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输送养料;得不到创新的文化是不能够持续发展的,科技馆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故本文选取了博物馆数量、图书馆数量和科技馆数量这 3 个指标来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基础力进行估算。
..........................
第五章 研究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5.1.1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均处于上升态势
主成分分析主要是在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和实证工具对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管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是经济硬实力,都处于上升态势。但是,文化对外软实力的综合评价低于文化国内软实力的评价,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依然依靠国内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外文化软实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5.1.2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国内软实力、文化对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 4个序列经一阶差分后是平稳序列。
在协整检验之前,需要先对方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文化软实力及文化国内软实力、文化对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回归系数为 0.52,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每提高1 个百分点,经济硬实力提高 0.52 个百分点。但是,国内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回归系数为 0.46,对外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回归系数为 0.19,表明国内文化软实力每提高 1 个百分点,经济硬实力提高 0.46 个百分点,对外文化软实力每提高 1 个百分点,经济硬实力提升 0.19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我国文化对外软实力对经济硬实力的影响较低,说明我国文化对外软实力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等单位的官方政治行为,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对外软实力的经济力量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在对方程进行回归之后,对两个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平稳性。结果显示,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国内软实力、文化对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246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246756.html